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道砟中加入废旧轮胎碎屑(TDA)是一种新型道床改良方法。由于相关研究工作的缺乏,对TDA混合集料物理力学性能及作用规律的研究尚不足,研究结论尚不统一,对混合TDA作用机理的研究非常少见。因此本文基于大型动三轴试验,采用统一击实功方法制备集料,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两种TDA尺寸和不同掺量对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滞回曲线、阻尼比等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能量原理,研究混合集料累积总能量、弹性应变能、耗散能的分布规律,探索TDA混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TDA颗粒大小及掺量都能够对混合集料的动力性能产生显著影响,随TDA掺量增加,集料累积变形增加,动弹性模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添加TDA可有效提高集料阻尼比、降低道砟破碎率;随掺量增加,累积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及耗散能增加,塑性变形的增加是TDA降低道砟破碎率的根本原因;TDA掺量超过一定数值,弹性应变能过大可能引发剧烈振动,添加8~16 mm粒径TDA时掺量应控制在10%以内,16~25 mm粒径TDA下掺量应控制在15%以内;16~25 mm粒径TDA虽然在降低道砟破碎程度上略低于8~16 mmTDA,但总体上动力性能受TDA影响较小。本文提出的考虑能量平衡分布方法可为改良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摘要:基于移动插板容腔对发动机进气压力畸变流场影响,获取了移动插板容腔对小进口直径发动机流场扰动特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数值模拟、改进设计与试验验证等技术过程,证明了移动插板容腔降低了进气压力畸变流场强度,其影响范围为进口直径小于200mm的发动机,且为避免移动插板容腔对发动机进口气流流场的扰动,设计压力畸变装置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小插板容腔体积。
摘要:为了给超微型燃烧室提供数据参考,对设计的某微型燃烧室的稳态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三维建模,入口参数采用等熵数值计算,考虑了湍流化学反应、热辐射等情况,不仅得到燃烧室稳态工作时的速度场、温度场及各组分浓度分布,而且分析了燃料/空气的流动与回流、燃烧效率以及总压恢复系数的情况,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计算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燃烧室的实际燃烧情况.结果表明,燃烧室出口速度约为65m/s,出口温度约1 000K,仿真与实验数据契合度高,燃烧室结构设计合理.
摘要:为克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普遍存在的道床内短轨枕轨底坡保持精度较差、调整工作量大、轨排组装困难、施工进度慢等缺点,通过把优化后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引入到钢弹簧浮置板结构中,兼收双块式无砟轨道高精度和钢弹簧浮置板高减振性优点,形成了新型双块式点支撑浮置板道床结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起吊、堆载、吊装和施工4种最不利工况下的静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最优结构设计参数,利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整体和局部配筋设计,并上道铺设试验段和动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双块式轨枕可有效降低现浇道床八字形裂纹,道床结构具有较好的轨底坡精度和平顺性以及施工简便和速度快等优点;在80~120 km/h速度范围内,脱轨系数最大0.52,轮重减载率最大为0.28,均小于规定限值,且减振效果均达到14 dB,具有良好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和减振性能。
摘要:针对以碳酸丙烯酯(PC)和甲醇(MeOH)为原料反应精馏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塔顶DMC-MeOH共沸物分离问题,提出以PC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共沸物的工艺。在Aspen Plus软件平台上开展模拟与经济性评价研究,考察了萃取剂的可行性和选择性,确定了工艺流程方案,对萃取精馏流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比较了PC萃取精馏与热集成变压精馏分离DMC-MeOH共沸物的能耗与经济性。结果表明,萃取精馏工艺的总能耗和年总费用(TAC)较变压精馏工艺分别降低了53.9%和49.5%,体现了萃取精馏工艺的可行性和技术经济优势。
摘要:为了解决地下矿山岩体防渗及顶底板突水问题,设计破碎岩体应力-渗流耦合试验,分析岩体破坏特征及渗透率变化特征,并揭示应力-渗流耦合试验中岩体的致灾演变规律;结合D-P准则演化推导岩体应力-渗流耦合力学模型,从力学角度解释岩体破坏过程;推导应力-渗流耦合模型在FLAC3D中的有限差分程序,实现耦合模型的二次开发应用。研究表明:岩体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可划分为4个阶段(孔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强化变形阶段及破坏后阶段),其中在塑性强化阶段渗透率产生明显提升并持续增长;增大孔隙水压,岩体泊松比上升,弹性模量下降,破坏角减小,岩体弱化效果明显,破坏形式由主剪切破坏逐渐向次生裂隙的张拉剪切破坏过渡;增大孔隙水压,模型参数F0和m分别以指数形式减小和增大,岩体峰值强度降低,高压水的存在使得岩体劣化程度增加,增大了裂隙发育程度,从而导致突水致灾危险性增加。
摘要:近些年我国大体量、大跨度的体育场馆、室内滑雪场及机场项目发展迅猛,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系统因其实用性强并具有防水、防火、抗风及耐久性能好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哈尔滨万达茂滑雪场项目具有地处严寒地区、体量巨大、高度超高、风压超大等工程特点,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工程设计时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文中重点阐述了滑雪场金属屋面的设计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位细部构造。
摘要:整数阶Willis环脑动脉瘤系统在描述表现出黏弹性的血液在具有繁杂弹性的血管系统内的复杂血流动力学机理上有一定局限性;鉴于此,本文利用分数阶Caputo微分及其理论,提出分数阶Willis环脑动脉瘤模型(FWAS):证明FWAS解的存在惟一性;利用相图和Poincaré截面证明FWAS具有混沌特性,是其整数阶形式的合理推广;结合分岔图和倍周期分岔讨论脉冲压、系统阶次对FWAS的影响;采用通过非自治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设计合理的控制器,以药物激励项函数作为脉冲函数进行脉冲控制这两种方法,对FWAS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对FWAS的探讨将对脑动脉瘤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摘要:拓扑结构能对细胞的行为进行调控,这对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以及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激光微纳加工技术的崭新应用正引领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场革命。激光技术的高精度和高可控性使得设计特定拓扑结构成为可能,为细胞工程、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综述了拓扑结构的设计要素、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尤其是减材和增材这两种激光加工技术及其制备的拓扑结构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本文旨在总结激光加工技术制备的拓扑结构及其在模拟细胞微环境、实现细胞导向和定位以及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方面的应用,为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摘要:设计了闪烁法测量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的实验系统,基于晴、阴、雾霾3种不同天气条件,在西安地区搭建了通信距离为2.5 km的外场试验,分析了西安城区夜间湍流变化趋势,及光束的光强闪烁统计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晴天、雾霾天和阴天下,随着天气情况依次变化,实验测量得到的光强闪烁指数对应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数值不断降低,光强起伏程度也按顺序减弱,但其整体变化趋势都相同,在晚上7时开始快速变化,并在大约半小时后,达到夜间的极小值;受孔径平均效应的影响,指数威布尔分布更接近实验条件下的光强闪烁概率分布,并且拟合优度均大于0.96。文中对夜间湍流变化趋势的分析和光强闪烁概率分布的讨论对研究该地区无线光通信系统的信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