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构建人钙整合素结合蛋白1(calcium-and integrin-binding protein 1,CIB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获得稳定下调CIB1表达的慢病毒。方法根据CIB1的序列,设计siRNA序列,克隆入慢病毒核心质粒pGV112中,并与辅助质粒一起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用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并测定病毒滴度。以CIB1干扰慢病毒感染人胶质瘤细胞SHG44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IB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CIB1干扰慢病毒载体,包装后获得慢病毒颗粒,病毒滴度检测可达6×108pfu/ml,感染细胞CI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成功构建人CIB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为后续CIB1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摘要:目的评价家庭支持方法对吸烟者戒烟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戒烟门诊患者,每例患者首诊时进行标准的基线问卷评估,并在首诊后1、3、6个月进行随访,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每例患者进行面对面心理干预和戒烟方法辅导,并将其按首诊时是否有家属陪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家庭支持组(37例),对照组仅给予心理干预,家庭支持组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内戒烟支持和监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7天时点戒烟率、已戒烟患者的复吸率,以及干预结束时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差异。结果随访1、3、6个月时,家庭支持组的7天时点戒烟率[分别为83.3%(30/36)、68.6%(24/35)和48.6%(17/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5%(24/41)、37.5%(15/40)和17.5%(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18;χ^(2)=8.142,P=0.017;χ^(2)=10.174,P=0.006)。随访3个月时,家庭支持组的复吸率[20.0%(6/30)]低于对照组[37.5%(9/24)],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5,P=0.154);随访6个月时,家庭支持组的复吸率[43.3%(13/30)]明显低于对照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P=0.043)。干预结束时,尼古丁依赖评分为重度的患者,家庭支持组所占比例[28.6%(10/35)]明显少于对照组[52.5%(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8,P=0.036)。结论在对吸烟者的戒烟干预中,运用家庭支持方法可有效提高戒烟率,降低复吸率,促进未戒烟者减少吸烟依赖程度。
摘要:目的:为建立恒河猴 p53基因沉默模型,首先在细胞水平筛选和测定恒河猴 p53基因有效沉默靶点。方法测定非洲绿猴肾来源成纤维细胞 COS-7中 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对恒河猴 p53基因做生物信息学分析,优选靶序列设计 shRNA,克隆入慢病毒载体 FUGW-TDT,转染 COS-7细胞,以 real-time PCR 检测 p53 mRNA 抑制水平,以 Western blot 检测 p53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在 COS-7细胞检测到 p53基因的表达;生物信息学筛选到3个靶片段,分别位于 p53 mRNA 的238~258 bp,681~701 bp,169~189bp,均在开放阅读框内; p53三个靶位点的沉默效率在 mRNA 水平分别为(87.17±4.03)%,(72.62±14.11)%,(76.22±0.98)%;在蛋白水平的沉默效率分别为(84.44±2.18)%,(71.0±1.18)%,(74.17±0.95)%。结论在细胞水平筛选得到3个有效的 p53基因沉默靶点,可用于后续的恒河猴基因沉默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循证的方法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饮食问题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糖尿病并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方法确定护理问题为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饮食问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肺结核、糖尿病、营养、健康教育、饮食”为关键词,1992年1月-2004年6月的文献中检索到符合要求、设计合理的文献共26篇。评价者对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及纳入标准的恰当程度进行了评价,对资料进行了提取,分析各试验干预措施的差异,当资料允许时计算出合并结果。26篇文献中,评价为1级证据8篇,2级2篇,3级4篇,4级10篇,5级2篇。结果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认为:(1)两病并存应适当放宽饮食限制;(2)首选优质蛋白、含糖量低、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蔬果及乳类食品;(3)禁止食用或限制食用对结核病并存糖尿病病情及治疗有负面影响的食物;(4)对自控能力差或饮食习惯不良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循环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循证护理过程中,注意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95%患者饮食控制理想,87%胸片显示病灶吸收,62%血糖控制好,营养不良患者从38例减少至5例,治愈率为94%。结论通过引入循证证据对结核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提供指导,疗效明显提高,循证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深化,在人力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应大力推广循证护理方法。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