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第5次换料大修期间,根据燃料组件检查结果,开展了紧急换料设计。1号机组第6循环堆芯装载策略具有不同于正常换料的特点,例如燃料装载不对称、部分辐照过的燃料组件移动到对称象限、堆芯功率分布不对称等。另外,堆芯装载策略考虑了TVS-2M先导燃料组件的位置要求。经第6循环寿期初物理试验和堆内测量系统验证,堆芯装载方案设计结果满足各项测量准则要求,且堆芯运行参数符合设计预期。
摘要:建立了三维集成成像显示系统的分辨率测试模型,对模型所采用的形状、比例和条纹宽度等进行设计研究.首先,根据集成成像技术多角度拍摄测试模型得到视差图;然后,根据二维分辨率测试卡的测试方法对视差图清晰度线进行标定;最后,计算视差图得到合成图像并显示到集成成像系统上,测试得到系统重构三维物体的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支持观察者测试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显示分辨率,量化了集成成像显示系统分辨率.模型包含8级分辨率清晰度线,基本满足当前三维显示系统分辨率的测试范围,可用于测量集成成像显示系统的重构景深和视场角.
摘要:针对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非线性特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非线性模型的等价变换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有效解决了由于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导致的所设计的控制量与自适应律互相嵌套的难题。把自适应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相结合,有效克服了系统非线性与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时,给出了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并对系统跟踪误差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能实现快速准确的跟踪,并且对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PID控制器相比,系统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跟踪性能好。
摘要:针对大豆小区育种清换种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交替换岗大豆小区育种排种器。采用双排种盘交替作业完成清换种作业,采用离散元软件模拟了不同结构尺寸的排种器的投种、清种工作过程,以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种箱宽度为试验因素,以单粒率、多粒率、空粒率为试验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单粒率,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种箱宽度影响为极显著(P<0.01);对多粒率,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影响为极显著(P<0.01),种箱宽度为显著(P<0.05);对空粒率,排种盘转速、下限角度、种箱宽度影响为极显著(P<0.01)。当排种盘转速为45 r/min时,种箱宽度在9~15 mm,下限角度在92°~140°之间,可获得合格指数大于90%,重播指数小于5%,漏播指数小于5%。在最优组合参数下,制作排种器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该排种器清换种简洁高效,种子无残留,有效解决了清换种复杂的问题。
摘要:为满足现代农业精确定量施肥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螺旋排肥器无法实现均匀排肥的原因,设计了一种基于采用肥料满充填螺旋挤压式输送原理的新型排肥器,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影响排肥均匀性的参数,以排肥口安装倾角、排肥口长度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与肥料颗粒平均速度为试验指标,设计了二因素五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肥口长度、排肥口安装倾角对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影响分别为极显著(P<0.01)、显著(0.01<P<0.05),排肥口安装倾角、排肥口长度对肥料颗粒平均速度影响为极显著(P<0.01),在排肥口安装倾角为40°、排肥口长度为105 mm时可获得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10%、肥料颗粒平均速度≥15.5 mm/s,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台架验证试验与对比试验,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分别为2.75%、1.75%,验证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不同转速下挤压式螺旋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较单螺旋排肥器平均降低32.91%,不同转速下单圈排肥量平均降低6.70%,优化后的排肥器排肥均匀性好且排肥量损失较小。本研究可为螺旋排肥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离子推力器非预期放电直接影响其在轨应用可靠性,为了降低推力器外壳与屏栅间的非预期放电频率且兼顾热设计提出3种优化方案,搭建了方案验证试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电荷在绝缘层积累是非预期放电的主要诱因,等离子体和气体泄漏是次要诱因,外壳非预期放电频率随功率增大呈上升趋势,0~3kW,放电频率从1.9次/h缓慢上升到3.3次/h,超过3kW,放电频率快速上升到6.9次/h。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最佳抑制方案,3kW工况下,该方案非预期放电频率从原方案的3.3次/h下降到0.05次/h,5kW工况下从6.9次/h下降到0.21次/h,且满足推力器热设计要求,240h性能测试中推力器关键性能参数偏差小于3%,推力器非预期放电得到有效抑制。
摘要:为检验遥测组件是否能正确的完成航天测试任务,设计了一种基于USB总线的航天遥测组件的检测设备,可以为遥测组件模拟待测试信号和各种控制信号。通过422高速差分接口读取遥测组件的测量数据,利用FPGA对数据编码后通过USB接口上传至计算机分析。该设计采用FPGA+单片机结构,既满足了高速、可靠性要求,又增强了设备的灵活性,只需要稍微改动即可对不同测试组件进行检测。
摘要:一件塑料制品,在Part/Design模块下进行三维实体模型设计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特征构造方法和步骤进行设计,如果在进行三维实体模型设计时,考虑到后续模块的特点,就可以使整个设计简捷高效,降低模具的设计周期和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针对Pro/E下用于创建注塑模具型腔的三维塑件实体模型设计进行了探讨。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商业中由于款式、面料以及颜色不齐等因素带来的不便,采用UML结合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建立了服装试衣系统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实际开发,达到了模拟试衣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建模方式使开发流程清晰,可有效提高开发效率.
摘要:建立了膜片式真空泵抽气性能的数学模型,针对模型中的工作容积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其变化规律.利用建立的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对一款膜片式真空泵的抽气性能进行计算,然后将工作容积、抽气性能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对工作容积和抽气性能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计算结果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利用文中计算方法,可以在膜片式真空泵的设计开发阶段较精确地预测产品抽气性能,并进行优化设计,这有利于提升产品抽气性能,缩短开发周期.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