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深亚微米及纳米级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电路的可靠性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差错传播概率矩阵(Error Propagation Probability Matrix,EPPM)的时序电路软错误可靠性评估方法,即先将逻辑门和触发器在当前时钟周期对差错的传播概率用4种EPPM表示,再利用自定义的矩阵并积运算计算多周期情况下的差错传播概率,最后结合二项分布的特点计算时序电路的可靠度.用ISCAS’89基准电路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准确和有效的.
摘要:采用不添加Mo,Cr,Ni,低成本V-N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对实验钢进行控轧控冷(TMCP)实验,探讨其相变机理与析出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热轧微观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及少量三角状M/A岛,析出的细小V(C,N)粒子呈不规则的椭球状,较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铁素体基体内部.实验钢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618,701 MPa,断后延伸率19%,冷弯性能合格,扩孔率达到94%,延伸凸缘性能及低温冲击性能良好,满足轮辐用钢的加工要求.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相变强化为主要强化机制.
摘要:在深亚微米及纳米级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电路的可靠性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概率统计模型计算逻辑电路可靠度的方法,将电路中的每个逻辑门是否正常输出看作一次随机事件,则发生故障的逻辑门数为某个特定值的概率服从伯努利分布;再利用实验统计单个逻辑门出错时电路的逻辑屏蔽特性,根据此方法计算出ISCAS’85和ISCAS’89基准电路可靠度的一个特定范围.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准确和有效的.
摘要:中国在中亚地区建设运营多条长输油气管道。管道设计执行标准存在的分歧,各国标准技术水平的差异,可能造成管道投资增加。研究分析了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管道设计标准中管道壁厚计算方法的差异,阐述了管道壁厚计算方法中设计系数、屈服强度、设计壁厚、公称壁厚和安全裕量等关键参数的含义和取值依据。结合典型管道设计示例,按照各国管道设计标准给出了壁厚计算值。研究表明,俄罗斯管道设计标准中考虑因素最全面,壁厚计算基于管材抗拉强度,计算值偏于保守;加拿大管道设计标准中管道强度设计系数略高于中国标准和美国标准,按照加拿大管道设计标准设计的壁厚值最小。研究分析成果可为国内外新建管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着数据存储和处理云端化、计算能力云端化和专家决策智能化等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认为情报处理和分析工作应以工程化和系统化的思路开展,进而提出了技术情报工程的理念和以技术基础设施为支撑的情报分析体系,使得分布在云端的事实型数据资源可以集成融合、情报分析工具可以组装配置、专家可以协同决策,从而丰富了“事实数据+工具方法+专家智慧”方法的内涵。最后,以技术洞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例,对这一新的工作体系进行了详细诠释。希望本研究能为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情报工作提供新思路,为构建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业的生态环境和解决创新型国家顶层设计的重大需求提供借鉴。
摘要:选用LAMP作为开发环境,进行了程序设计在线评测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着重论述了基于多核平台上的多线程或多进程在线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与单核系统相比,解决了单线程或单进程评测效率低的问题。经过与单核串行评测系统比较得出,多核系统评测速度显著提高,评测结果和串行评测所得一致,准确率高。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功率MOSFET通态电阻和击穿电压之间的矛盾,引入了超级结(SJ)器件,通过引入横向电场来提高击穿电压.针对工艺中非对称pillar的设计需求,建立了非对称的研究分析模型,通过引入影响设计的非对称因子k,分析了k的物理意义和修正了不同pillar比例下的k值来设计相关参数,推导出超结的设计解析表达式.为了验证设计的准确性,以沟槽栅SJ-MOSFET为器件,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比较,理论与仿真结果符合良好,可以用于超结MOSFET的设计指导.
摘要:高中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践行主题,教育目标直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指导音乐教学“教务管、教学研、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准则,课标制定中提出的“核心素养”正以新的思路指向学生终身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可归纳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3个层面,提倡把音乐的审美价值放在音乐课程的首位,体现学生音乐文化情感,增强学科联结,提升人文素养。
摘要:从新艺术课程标准体现的综合美育课程观出发,明确新艺术课程标准的现实价值及其提出的教学需求。新艺术课程标准在核心素养、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体现出丰富的理念内涵,为开展综合美育课程教学奠定了理论依据。
摘要:利用碳在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的扩散分配实现钢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调控,是近年来钢铁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碳的完全均匀分配,Speer提出了淬火-分配(Q-P)热处理工艺,本文总结了近年Q-P工艺碳分配机理研究和工艺实践。同时,根据碳在奥氏体和马氏体中的扩散分配过程分析,提出了碳的梯度扩散分配与控制理念,并开发出了分级-淬火-分配(S-Q-P)工艺,希望能获得低碳马氏体、残留奥氏体、高碳马氏体相间分布的组织。对35SiMn钢分别进行淬火-回火(Q-T)、Q-P及S-Q-P工艺试验,并测量力学性能及观察显微组织。结果表明,S-Q-P工艺处理后钢的强塑性积达到31.2 GPa%(1240 MPa×25%),比传统Q-T和现行Q-P工艺分别提高67%和32%,其显微组织也接近于工艺设计的理想组织,证明了利用碳的梯度扩散分配可以实现对钢的组织与性能的调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