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Qingqin Wang"
5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标准》编制简介
收藏 引用
《暖通空调》2015年 第11期45卷 1-4,107页
作者:孟冲 王清勤 李国柱 赵丰东 乔渊 张君重庆大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该标准重新设置了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公共建筑类型(甲类、乙类、丙类)设置指标权重,涵盖了公共建筑的设计和运行两个阶段的评价。介绍了该标准的编制背景、主要技术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主要特点等内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乙醇燃料微型燃气轮机设计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 第9期35卷 1125-1129页
作者:张弛 王建臣 覃清钦 杜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推广生物质燃料在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技术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可燃用乙醇燃料的微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热力循环参数分析,确定了乙醇燃料微型燃气轮机的设计点参数,并结合乙醇燃料特点,对燃烧室的几何尺寸进行了设计,获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检测6种动物源性成分
收藏 引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 第6期38卷 1003-1008页
作者:朱业培 王玮 吕青骎 范巧君 徐幸莲 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目的]建立一种运用PCR结合基因芯片技术鉴别牛、羊、猪、马、鹿、兔6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准确、灵敏的方法。[方法]选择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基因(mt DNA)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基因(cytb)为目标基因,设计6对物种特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及抗倒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 第5期41卷 808-816页
作者:邵庆勤 周琴 王笑 蔡剑 黄梅 戴廷波 姜东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品种的抗倒性能差异,为小麦生产中品种选择及其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8个小麦品种,副区为2个密度处理,分析小麦茎秆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及抗倒伏能力的差异。[结果]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食品中马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收藏 引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5年 第9期34卷 961-964页
作者:王玮 吕青骎 朱卢玺 李春保 陈颖 葛毅强 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123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0045 
针对马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食品中马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经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可扩增马DNA片段,长度为127 bp,其他常见畜、禽肉成分均无法正常扩增。该体系的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小麦品种物质积累转运与抗倒性差异及其对多效唑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核农学报》2018年 第12期32卷 2438-2447页
作者:邵庆勤 周琴 王笑 蔡剑 黄梅 戴廷波 姜东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物质积累转运与抗倒性的关系及其对多效唑的响应,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小麦品种(矮抗58、良星66、济麦22、烟农19、安农0305、皖麦29、偃展4110和新麦20)为主区,以多效唑喷施时期(倒五叶期、倒四叶期、倒三叶期和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对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浙江农业学报》2020年 第7期32卷 1233-1240页
作者:吴承杰 任兰天 郝冰 邵庆勤 王泓 陈峰 代高峰 梅世远 张从军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安徽蚌埠233400 蚌埠绿都秸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0 
针对沿淮地区冬小麦生产中化肥投入过量、利用率低、温室气体排放高的现状,采用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施硝化抑制剂的方法,以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为主区(T)、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使用量为裂区(D)设计试验,研究其对麦田N 2O、CO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下井体建设对地磁观测场地的干扰
收藏 引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 第2期44卷 112-118页
作者:王晓睿 王淑辉 刘允 张帅 代青沁辽宁地震台沈阳110034 大连地震监测中心站辽宁116021 沈阳地震监测中心站辽宁110000 
以大连地震监测中心地震前兆观测新建地下井体为例,基于场地梯度测量方法,定量分析井体建设对地磁观测场地的干扰。基于观测井设计数据,计算其理论干扰距离,发现最大干扰距离s=456.6 m>270 m(二者的实际间距),推测此地下井体会对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波辐射和截根对华山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年 第3期42卷 122-128页
作者:高誉衡 谭发超 王慷林 李莲芳 彭思华 付志高 王凯 杨历雨 张青青 杨永洁 沈松 吴俊多 郑川玲 杨博 刘进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 
采用L_(9)(3^(4))正交设计开展不同的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及截根组合对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和截根方式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i)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间平均地径、苗高、上胚轴直径和轴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板栗外生菌根细胞结构及其细胞壁组分的变化
收藏 引用
《北京农学院学报》2020年 第1期35卷 25-30页
作者:李晓 张昊琳 孙芝林 王溢洋 孙岩 赵永廉 李虎臣 秦岭 曹庆芹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 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北京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2206 北京市怀柔区板栗试验站北京101405 
【目的】通过对板栗外生菌根发育进程的观察,并标记细胞壁相关成分,为菌根形成的机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收集板栗田间菌根、田间非菌根和组培根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板栗根系结构,特异性荧光染料Calcofluor White Stain、苯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