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根据番茄溃疡病菌的tom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对番茄溃疡病菌和非番茄溃疡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番茄溃疡病菌的PCR产物出现301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非番茄溃疡病菌均未出现扩增条带,证明这对引物具有番茄溃疡病菌鉴定特异性。将分离的番茄溃疡病菌做梯度稀释,测定该检测体系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此体系可检出106CFU/mL番茄溃疡病菌菌液提取的模板。
摘要:介绍一种新兴的加筋加固方法——土工编织袋法,可以很好地处理软弱地基。土工编织袋的加固原理是利用土工织物的拉伸强度约束土体,增加土体的强度,减小土体的变形。土工编织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软土地基、弱-中膨胀土地基、沟塘填筑、路堤护坡、高岩石边坡的绿化以及桥头处理等。
摘要:为建立转基因大豆Roundup RReady2YieldTM(RR2Y)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以lectin基因作为内参照基因,根据RR2Y外源插入片段5’端与植物基因组连接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RR2Y中特异性地扩增出223bp的预期产物。对该方法进行重现性、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出RR2Y转化体;将100%RR2Y基因组DNA用A3244基因组DNA进行梯度稀释,以100ngDNA为模板,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05%,约为40个起始模板拷贝;以RR2YDNA含量为10%、1%、0.1%的样品为模板,进行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假阴性率为0。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RR2Y的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
摘要:为了实时监测森林的温度,快速有效地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防范,该文设计了基于simpliciT1协议的温度控制系统,建立了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采用了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利用无线网络技术,GSM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有线温度采集对象的确立和数据传输距离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精确度高,传输距离长可以实现森林火灾的实施监控。
摘要:硅材料因具有比容量高、安全性和低温性好、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因锂合金化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造成硅活性颗粒的粉化失效,同时硅粒子开裂粉化使活性粒子间与集流体间电接触不良形成"孤岛效应",断裂面反复形成新的SEI膜诱发不可逆容量持续损失的问题,制约了硅基材料产业化应用。本文首先从硅的纳米结构、材料的界面和表面结构以及SiOx/C作为结构稳定载体,碳的包覆、复合改性及黏结剂改性几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其次,阐述了这些改进设计对硅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改善机理;最后,就硅基材料产业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出总结和展望。
摘要:为建立塞内卡谷病毒(SVV)和口蹄疫病毒(FMDV)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SVV 3D基因序列和FMDV 3D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SVV和FMDV的双重荧光RT-PCR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出SVV核酸和FMDV核酸,与水泡性口炎病毒(VSV-IND和VSV-NJ)、猪水泡病病毒(SV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以及猪瘟病毒(CSFV)等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本试验中最低可检测到SVV和FMDV核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35×10-5,1.68×10-5 mg/L。重复性好,Ct值变异系数小于4%。利用所建立方法对116份已知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一致。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可用于SVV和FMDV的鉴别检测,为塞内卡病毒病和口蹄疫的诊断提供依据。
摘要:为建立快速、特异地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CV2和PCV3保守区域基因序列,采用Primer Express 6设计了2对特异性的引物和2种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经过引物筛选和条件优化,建立可鉴别检测PCV2和PCV3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本方法能同时特异性地检测鉴别PCV2和PCV3,且与CSFV、PRV、ASFV、SVDV、FMDV、SVA病毒核酸没有交叉反应。本方法灵敏性强,PCV2和PCV3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48.1 copies/μL和58.3 copies/μL。组间和组内试验变异系数不超过1.5%,重复性好。结果表明,本研究创建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PCV2和PCV3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摘要:分别设计和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鉴别蓝舌病病毒(BTV)、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赤羽病病毒(AK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4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VSV、BTV、EHDV和AK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长度分别为301、351、537、250bp。建立的四重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0-7稀释的细胞培养病毒液,4种病毒之间没有发生交叉反应,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4种动物虫媒病病毒的快速鉴别诊断,在动物检疫、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EHDV保守的非结构蛋白NS1基因(segment 5)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敏感、快速的EHDV核酸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EHDV核酸,与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口蹄疫病毒(FMDV)等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本试验中最低可检测到8×10~1copies/μL;检测时间短,仅需15 min;重复性好。采用所建立方法对115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结果相同。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RPA快速检测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基层实验室快速检测。
摘要:根据蓝舌病病毒8型(BTV-8)VP2基因序列(Seg-2)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BTV-8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BTV-8核酸,与蓝舌病病毒其他血清型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口蹄疫病毒(FMDV)等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最低可检测核酸浓度为2.8×10^3 copies/mL;Ct值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2%。用所建立方法对11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文献报道的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RT-qPCR方法可用于BTV-8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