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检索条件"作者=SUN Li-ning"
97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参数自调整非接触式微量试剂分配系统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 第10期16卷 1913-1921页
作者:孙立宁 刘亚欣 陈立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研制了一款具有控制参数自调整功能的非接触式微量试剂分配系统,该系统采用精密微电磁阀控制预压液体的流动来实现试剂的分配操作。独特的试剂分配管路设计使电磁阀不易堵塞;非接触式的分配方式减少了试剂污染,分配速度更快,更易清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米操作系统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7年 第3期29卷 340-343页
作者:王家畴 荣伟彬 孙立宁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纳米操作技术是能精确地改变、控制原子、分子及纳米尺度器件的技术。在总结纳米操作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及其关键技术,为纳米操作系统的进一步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和参考依据,并对纳米操作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惯性-摩擦驱动的球基微驱动器逆转现象分析
收藏 引用
《摩擦学学报》2005年 第5期25卷 480-483页
作者:孙立宁 陈海初 李满天 齐毓霖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黑龙江150001 
在压电陶瓷等效电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外加驱动信号波形分析了基于惯性-摩擦驱动的球基微驱动器在工作过程中金属球产生逆转现象的原因,建立了金属球的转速及位移模型,采用快速放电回路和加速压电陶瓷放电的方法减小金属球的逆转位移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半月形电极微液滴驱动的微流控芯片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 第10期21卷 2557-2565页
作者:许晓威 陈立国 孙立宁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021 
针对目前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电压比较高的问题,本文对比传统的驱动电极结构,研制了一种可以降低驱动电压的半月形驱动电极数字微流控芯片。首先,基于介电湿润原理,分析微液滴所受介电湿润力和微液滴接触圆上有效三相接触线所对应弦长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MEMS自动微装配机器人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 第7期38卷 1013-1016页
作者:谢晖 孙立宁 荣伟彬 陈立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介绍用于MEMS自动微装配的机器人系统的构成,讨论组成该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宏/微精密定位技术、显微视觉系统、微夹持器的设计、系统的标定以及装配策略.集成各单元技术,以外径<2 mm的微行星齿轮减速器为示范装配对象,研制能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容式微位移传感器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传感器技术》2005年 第10期24卷 13-15页
作者:孙立宁 晏祖根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介绍了基于误差补偿的机器人系统原理,采用等电位环和驱动屏蔽电缆技术,设计了电容式微位移传感器及其信号调理电路。该电路包括改进型的电容运算放大器检测电路、精密全波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容式传感器的分辨力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组合式微夹持器控制系统的研制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5年 第2期27卷 105-108页
作者:陈立国 荣伟彬 孙立宁 曲东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将微直线电机宏动机构与双晶片压电悬梁微动机构结合,研制高精度、大范围的组合式微夹持器。针对宏微结合的结构形式,设计组合式微夹持器宏微控制系统。采用仿人智能PI控制方法,提高了控制精度。测试实验表明,闭环控制系统取得较好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PRR平面三自由度纳米定位平台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 第7期25卷 1866-1873页
作者:马立 杨斌 田应仲 肖金涛 华晓青 孙立宁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 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021 
本文设计了一种由压电陶瓷驱动的应变片进行检测的平面三自由度纳米定位平台,该平台采用的是平板铰链、直圆铰链及单边V型铰链导向的3-PRR结构。通过建立平台的伪刚体模型及对其进行位姿分析,获得了平台的正、逆解。同时,运用有限元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电陶瓷驱动三自由度精密移动定位微小机器人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5年 第4期27卷 356-358页
作者:陈海初 李满天 王振华 孙立宁 王建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工大博实精密测控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使用压电陶瓷堆材料作为微驱动元件,设计了一种三自由度基于尺蠖蠕动原理工作的精密移动定位微小型机器人。采用显微镜作为测量元件,通过测量机器人移动时像素点位置的方法,完成了对该机器人沿X、Y方向的直线移动定位以及绕Z轴的θ角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声振动显微切割工具的设计与研制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 第z1期13卷 127-133页
作者:刘亚欣 陈立国 孙立宁 王会香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将超声振动切割引入生物显微操作领域,提出压电超声振动微切割理论.基于此理论,为满足实际操作中不同显微切割样本对不同切割能量即不同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调整的需求,利用叠堆压电陶瓷作为超声发生装置,研制了面向生物显微操作的微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