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介绍了芜湖站1100kV盆式绝缘子技术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从原材料入厂检查、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和包装运输、装配等方面阐述了监造过程中应重点把控的环节,实现了盆式绝缘子出厂试验零放电的目标。
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卒中发病后1年时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在卒中单元(500例)和普通病房(445例)接受治疗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单元组通过到院随访、电话随访或人户随访1年,普通病房组通过电话随访1年。观察指标为:抗栓药物的使用率、戒烟人数比率、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和患者自身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结果:(1)卒中单元组抗栓药物使用率为92.76%,显著高于普通病房组的51.49%(P〈0.01);(2)卒中单元组戒烟人数比率、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和自身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82.33%、91.04%和94.03%,显著高于普通病房组的54.75%、65.53%和70.37%(P均〈0.01)。结论:卒中单元重视卒中的二级预防和强调规范化治疗,显著提高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
摘要:目的研究靶向存活素(survivin)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synovial fibroblasts,RASF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s),设计合成靶向survivin的siRNA及阴性对照,用脂质体法转染RASFs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法检测RASFs中survivin的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与阴性对照siRNA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48h后滑膜成纤维细胞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与阴性对照siRNA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后的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转染后24h、48h、72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5±2.6)%、(26.2±3.4)%、(47.6±4.1)%,于转染后72小时最为显著。实验组凋亡率为(23.87±1.6)%,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9.72±1.15)%和空白对照组(8.70±1.09)%(均P<0.05)。结论靶向survivin的siRNA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水平,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摘要:基于模型引导的创新药物早期临床研究设计是一门医学、数学和统计学交叉的前沿课程,目前国内外该课程的教学还没有成熟模式。为了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将辩论赛引入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小辩论、期末大辩论、课下兴趣小组等方式,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度,最终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目的:通过对长沙市医疗卫生机构中临床医学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现况调查,发现生物安全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方法:对长沙市部、省、市、区四个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中临床医学实验室随机抽取30个进行生物安全问卷调查。结果:长沙市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中部分存在工作人员学历及职称构成、建筑设计、设备、管理及实验室人员免疫接种和检测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临床实验室如何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已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势在必行。
摘要:通过静态试验,对经过简单预处理的活性炭纤维的除硼效果以及吸附时间、pH、温度和搅拌机转速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式,以物理吸附为主;最佳吸附时间为1h;p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均较大,pH值最佳范围为5~6.5,温度为15℃;搅拌机高速转动更利于吸附进行;采用了不同再生剂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进行再生试验,3%NaOH溶液再生效果最好,再生后吸附效率可达90.1%。
摘要:目的:针对一些特殊群体,例如飞行员、运动员、家庭和社区患者,提出一种简便、快速测量心电、脉搏、体温、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方法。方法:设计一种双手触摸型快速检测装置,检测时双手触摸该设备的手型区域,利用手型区域中的传感器和电极,快速测量人体的基本生命参数。结果:该装置可以在10 s内稳定地获得心电图、呼吸波、体温、脉搏等原始波形,利用信号分析的方法可计算出心率、呼吸率、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生命指证。结论: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家庭、社区的自助式体检,用于解决快速检测人体基本生命体征参数的问题。
摘要:为获得对猪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含CpG序列的重组质粒,设计合成了11条CpG序列,应用MTS比色法测定合成CpG ODNs刺激猪PBMC增殖的能力,结果有10条CpG ODN对猪PBMC具有刺激活性(SI>2);以对猪PBMC具有较高刺激活性的CpG06和CpG08为核心,分别合成含6次重复序列的重组质粒pCpG06和pCpG08,并检测其对猪PBMC的刺激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CpG06和pCpG08对猪PBMC的刺激指数分别可达4.97和5.32,并可刺激猪PBMC产生较高水平的IL-4。研究获得的重组质粒pCpG06和pCpG08对猪PBMC具有较好的刺激活性,可为猪用CpG佐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在线堵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为工业生产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面积较大的区域,常规的贴补、堵塞等在线堵漏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同时随着漏点的扩大也束手无策。根据漏点处理过程,结合在线堵漏的常规措施,加上在线焊补,完成了较大面积的漏点封堵,整个过程也随着施工不断完成,最终得以完成。
摘要:目的建立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快速检测GI型诺如病毒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反应引物的筛选、检测温度的优化、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样品检测应用等,进行GI型诺如病毒实时RT-LAPM法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结果针对GI型诺如病毒特异性基因,通过设计筛选出最佳实时RT-LAMP引物组,并使用该组引物特异、灵敏、快速地检测到GI型诺如病毒。最佳检测温度为65℃,最小检测限为22.6拷贝/µL,且只对GI型诺如病毒靶基因特异,检测应用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建立了GI型诺如病毒的实时RT-LAMP检测方法,可用于GI型诺如病毒的样品检测。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