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结合半固态加工基本原理利用热力学计算方法设计出了新型半固态铝合金主成分Al-6%Si-2%Mg,利用实验方法优化选择了微量元素Zr、Sr。结果显示,合金中Zr含量为0.10 ̄0.14%,Sr含量为0.02 ̄0.04%的新合金AlSi6Mg2表现出良好的半固态组织和力学性能。
摘要:为了支持企业间的制造协同,参考网格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基于网格的跨企业协同制造平台。该平台包括制造资源管理系统、制造任务建模系统和制造任务管理系统等3个相关的系统和面向网格的协同工具。采用Agent及领域知识模型支持平台的资源管理、任务建模、资源调度、任务分配及制造过程管理等。分散的制造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利用协同制造平台建立全球制造网络,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和敏捷响应。
摘要:用于光学、微波通信调谐等器件的向列相液晶材料需要具备高响应速度来实现应用需求.液晶器件响应速度与液晶的旋转黏度、液晶的双折射率等因素相关.微波器件用向列相液晶,常采用大π-电子共轭体系、大极性基团来提高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和介电各向异性,实现宽相位调制量,也因此增大了液晶材料黏度,影响了微波器件的响应速度.本文以液晶黏度因素为主线,对本课题组设计合成的42种向列相液晶在25℃时的黏度用旋转流变仪进行测试,从液晶化合物的结构角度分析影响液晶黏度的因素.首次建立向列相液晶分子结构与黏度的BPNN-QSAR定量构效模型,模型测试组预测值跟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q^(2)=0.607>0.5,说明模型可用于液晶化合物的黏度性能预测,并对影响黏度性能的分子结构描述符进行了探讨.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两个系列7个大双折射率液晶分子,BPNN模型测试黏度量度小于同类型分子,实验测试值与模型测试值相近.
摘要:资源分配策略是当前云计算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异构云计算体系结构下的复杂应用问题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总体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多个租户或应用,以达到效率或收效最大化.但是,在经典的资源分配问题中,任务或者用户往往是"贪婪"的;因此,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达到多种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设计了一个虚拟化的异构云计算体系结构,提出了该体系结构下基于占优资源的多资源联合公平分配算法(maximizing multi-resource fairness based on dominant resource,MDRF),并且证明了算法的帕累托等相关属性;给出了占优资源熵(dominant resource entropy,DRE)和占优资源权重(dominant resource weight,DRW)的定义,占优资源熵更加精确地刻画了用户资源请求与任务所调度到的服务器资源之间的适应程度,使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更强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占优资源权重保障了用户优先获取资源的优先次序,协同所采用保障公平性的Max-Min Fairness策略,使资源的分配更加有序.实验表明,我们的策略有更高的系统资源利用率,并且使需求与供给更加匹配,进而使用户的占优资源获取更多,提高了服务质量.
摘要:设计一套温控条件下多角度变狭缝间液滴行为检测教学实验系统。该系统设计以基于模糊PID控制理论的工业PLC技术为基础,结合精密传感、高速显微检测以及机电传动等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结合多学科多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基于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传动控制实验、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实验、电涡流效应原理的位移测量实验、模糊PID温度控制实验、液滴行为演变观测实验等。该系统软硬件丰富,功能完备,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到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中,电磁法已成为地震勘探最有效的补充手段之一,而我国海洋水合物电磁探测中的拖曳式电场接收机此前是空白.本文从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和海洋试验等方面,对海洋拖曳式水平电偶极偶极方法进行研讨.建立三维电阻率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收发距、发射频率、拖曳装置离海底高度等参数与电场异常响应的关系,针对特定模型给出了最佳观测参数以指导仪器硬件设计与海洋测试.在此基础上,采用高级嵌入式计算机的智能化控制、前端低噪声斩波放大、高精度同步采集等技术,研制了由拖体、承压舱、采集电路、低噪声电场传感器等组成的海洋拖曳式水平轴向电场接收机,其系统噪声达到2 nV/(√)Hz@(1~100Hz).将自主研制的电场接收机用于国内首次拖曳式电偶极-偶极方法的海洋试验与评估,并对海试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仪器达到了设计指标,能够用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
摘要:针对KR工序终点铁水硫含量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BP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首先,通过Kmeans聚类对KR工序生产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分类,构建不同工况特征的数据集;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针对不同数据集训练预测模型;最后,将不同数据集的预测模型进行集成,形成最终的终点铁水硫含量预测模型,实现对不同铁水条件和工况条件的预测.利用某钢铁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分别用基于脱硫反应动力学、BP神经网络和Kmeans-BPNN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对KR工序终点铁水硫含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Kmeans-BPNN的KR工序终点硫含量预测模型的精度显著高于脱硫反应动力学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摘要:主轴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主轴的动态特性。利用ANSYS软件对主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主要考虑了有限元分析过程中等参元的运用和边界条件的模拟,以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摘要:文章通过对基于事物特性表的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Web的PDM系统为基础,事物特性表为核心,CAx系统为要素的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并建立了一个由事物特性模型、业务对象模型和数据对象模型组成的基于事物特性表的集成产品信息模型。针对事物特性表管理组件和CAx系统与PDM系统进行集成的不同需求,提出了相应的集成策略。最后以汽轮机转子为应用对象,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摘要:结合半固态加工基本原理,利用热力学计算方法,设计出了新型半固态铝合金,主成分为Al-6%Si-2%Mg,并利用实验方法优化选择了微量元素Zr、Sr。结果显示:Zr元素具有明显的细化晶粒作用,Sr元素的加入具有改善共晶硅形态的作用。合金中Zr含量为0.10%~0.14%、Sr含量为0.02%~0.04%的新合金AlSi6Mg2,表现出良好的半固态组织和力学性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