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Suojiang Zhang"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Ternary nanoarray electrode with corn-inspired hierarchical design for synergistic lithium storage
收藏 引用
《Nano Research》2017年 第1期10卷 172-186页
作者:Jia Yu Xi Wang Shimou Chen Xiaoyu Liu suojiang zhang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Ionic Liquids Clean Process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Process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School of Sciences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Single-component anode materials can barely satisfy the growing demand for next-generation Li-ion batteries with higher capacity and cyclability. Thus developing multi-component synergistic electrodes has become a cr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ynthesis of isosorbide-based polycarbonates via melt polycondensation catalyzed by quaternary ammonium ionic liquids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17年 第5期38卷 908-917页
作者:Wei Sun Fei Xu Weiguo Cheng Jian Sun Guoqing Ning suojiang zha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Process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Ionic Liquids Clean Proces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Complex Systems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A series of quaternary ammonium ionic liquids(ILs)were synthesized and employed as catalys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isosorbide carbonate)(PIC)from diphenyl carbonate and isosorbide via a melt polycondensation ***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微尺度热力学与前沿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 第1期54卷 112-120页
作者:王艳磊 刘亚伟 董坤 何宏艳 李垚 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 
在实际化工过程中,纳微尺度界面体系普遍存在,且与反应和传递等过程高度耦合.这种耦合增加了直接应用宏观热力学模型和规律的难度,进而在工程预测、放大及调控方面带来挑战,制约了绿色化工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的发展.本文针对纳微尺度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微尺度流体传质与反应特性探索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 第1期54卷 3-20页
作者:张志炳 李亚栋 张锁江 张涛 李灿 费维扬 曹湘洪 陈懿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23 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100728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南京211899 安徽师范大学芜湖241000 河南大学郑州450046 
多相反应体系颗粒的运动及其相界面上的理化特性对于分子扩散、能量传输和反应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它直接决定着整个化学转化过程的能耗、物耗甚至过程安全.本文简要介绍过去20年来南京大学团队及同行们在多相反应体系纳微流体及其界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溶剂化能调控实现低浓度锂电池电解液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2022年 第33期67卷 3885-3888页
作者:彭琳珊 巫湘坤 贾梦敏 钱伟伟 张晓妍 周娜 张兰 菅翠营 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49 廊坊绿色产业技术中心廊坊065001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Lassonde School of EngineeringYork UniversityToronto ON M3J 1P3Canada 郑州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储能材料与工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 
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但长期被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新型电极材料的应用和储能系统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M电解液由于其良好的离子导电性、电化学稳定性以及成本,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然而,更高的能量密度需要比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锂电池极片微结构优化及可控制备技术进展
收藏 引用
《应用化学》2018年 第9期35卷 1076-1092页
作者:巫湘坤 詹秋设 张兰 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450000 
锂离子电池是应用最广泛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极微观结构对电池性能影响显著,电极微结构精细设计及可控制备成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结合锂离子电池最新发展趋势,总结了锂离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绿色过程系统工程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2016年 第1期67卷 41-53页
作者:张锁江 张香平 聂毅 鲍迪 董海峰 吕兴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发展从源头消除污染的绿色技术是过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单元技术的突破对过程工程的绿色化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过程工程是一个系统科学,不仅要考虑单个技术,重点还要考虑从原料替代、介质创新到单元强化及系统集成的整个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O_(2)捕集分离的功能离子液体及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23年 第6期81卷 627-645页
作者:曾少娟 孙雪琦 白银鸽 白璐 郑爽 张香平 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CO_(2)排放是一个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要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CO_(2)捕集技术不可或缺.离子液体作为一类新型分离介质,因其特有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气体溶解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优势,在CO_(2)捕集分离领域备受关注.重点讨论了近五年来所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乙二醇/碳酸二甲酯联产工艺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 第8期27卷 1059-1062页
作者:田肖 张香平 成卫国 黄磊 赵延松 张锁江中国科学院工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利用流程模拟技术,以UNIQAC为全局热力学模型,设计并严格模拟了一种经由碳酸乙烯脂醇解生产乙二醇(EG)和碳酸二甲酯(DMC)的联产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灵敏度分析,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目标模型。该模型以关键塔设备的塔板数和回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常规介质离子液体中气泡行为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5年 第3期17卷 305-312页
作者:鲍迪 张香平 张欣 董海峰 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190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介质,具有极低的蒸气压、相对高的黏度和结构功能可设计等优势,特别是其对多种气体具有较高的吸收容量和选择性,使其在气体分离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实现离子液体气体分离新技术的工业化,关键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