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电磁轨道炮电流波形平稳性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源时序优化方法。根据脉冲电源时序放电的特点,将电磁轨道炮的工作过程分成相互关联的多个阶段,采用多阶段优化策略。各阶段运用引入了精英保留、自适应变异和交叉3种策略共同作用的改进遗传算法产生新种群,克服早熟及收敛速度慢的缺陷;优化过程中逐步动态更新缩小设计变量的搜索空间,以进一步提高搜索能力。以使用金属电枢的电磁轨道炮多个脉冲电源时序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增强了搜索能力,改善了求解的质量,而且电流波形非常平稳,提高了优化结果的实用性,是确定电磁轨道炮脉冲电源时序的一种有效方法。
摘要:针对氦冷固态包层第一壁换热能力不足,通过在第一壁冷却管道内插入扭带进行强化换热。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和CFD软件进行了第一壁的热流体分析。研究了在相同工况下不同扭带参数对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扭带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壁的换热能力,在结构参数为带厚3mm、带宽11mm、扭率2.5时换热效果最佳,第一壁内壁面平均换热系数提升了7.9%,结构温度升高量降低了8.6%。
摘要:用多毛细管X射线透镜做光源的微区扫描型EDXRF仪器,围绕出射焦斑对称放置4~6个SDD探测器,设计软件控制X射线管、多个探测器、高精度移动平台,同时进行数据采集、信号同步和结果分析,从而开发完成NX-mapping高通量微区扫描型EDXRF仪器。由于多探测器的采用,该仪器的信号强度得到数倍的提升,且稳定性没有因为器件间的差异而变差,同等条件,同等用时的情况下,测试标准偏差降为单探测器时的不足40%。均匀样品2 mm×2 mm面扫描时,400个点的测试标准偏差与定点测试无差异,说明运动机构和控制算法表现优异,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对于微区扫描仪器的焦斑尺寸,用“荧光刀口实验”的方法,对Fe,Ni和Mo元素进行了测试,测得三种元素的有效焦斑尺寸最小值分别为52.4,49.3和39.03μm,各元素有效焦斑尺寸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这与多毛细管X射线透镜的设计原理相符;实验还发现了各元素焦斑有效尺寸在极小值处对高度变化较为敏感的规律,因此建议为了得到统一清晰的扫描图像,要保持样品表面的平整。最后用NX-mapping仪器对某单晶高温合金样品的Ni,Ta,W和Re元素进行扫描和分布分析,图像清晰,枝晶结构明显可辨,并且其中Ni∶Ka特征线强度高达220 kcps,明显高于普通的XRF测试。在NX-mapping微区扫描型EDXRF仪器中,由于多探测器的采用,信号强度高,测试精密度好,随之测试时间可以缩短,因此可以满足高通量测试的需求。
摘要:爆炸法灭火是一种高效、快捷且具有独特应用背景的新型灭火方式。为了简化现有爆炸灭火装置主体结构,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灭火的炸药构思,通过在现有煤矿许用炸药配方中外加典型添加剂成分,探讨了灭火炸药配方设计原理和方法,给出了灭火药包结构形式,并简要介绍了其在矿井瓦斯爆炸抑爆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讨论与分析了优化现有灭火技术、设计较为合理的爆炸灭火药包结构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针对非均匀光照图像存在局部过暗或过亮区域而导致图像对比度低、细节不清晰和可视化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亮度映射和虚拟多曝光融合的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颜色空间转换保留输入图像的色度和饱和度分量并分离出亮度分量进行增强。根据相机响应模型,采用图像信息熵和平均梯度最大化原则估计最优曝光比,设计了一种对称亮度映射函数用于虚拟生成对应的最优增强曝光图像和减弱曝光图像,从而与原始亮度分量一起组成具有不同曝光的图像序列,再使用带细节提升的多曝光融合方法对该图像序列重构即得到增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7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图像信息熵、平均梯度、图像对比度、颜色一致性评价指标均值分别为7.644,9.209,450.683,0.962,均优于对比方法,获得了动态范围高、对比度强、细节清晰和可视化效果好的增强结果。
摘要:中性束注入是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加热等离子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中国环流器2号中性束大功率离子源的特点,从系统功能、主电路拓扑结构、控制硬件及控制时序等方面对弧流电源进行设计。整个电源由低位移相交流调压、高压隔离降压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电流快速转移电路4部分组成。IGBT与电阻串联组成电流快速转移阵列电路,与离子源并联,可实现电流单次或多次快速转移、参数远程设定,有效用于强流离子束的引出和保护。选用DSP和CPLD电路技术实现低位与高位控制器。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源最大输出为200kW/1 000A,纹波小于2%,开关上升下降时间达μs级。目前,该电源已安全运行3年,可靠性高,完全满足装置离子源及系统要求,也可应用于其它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场合。
摘要:文章利用HyperWorks中的OptiStruct模块对某型号高速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箱进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通过引入待优化模型的邻接零件,用零件接触代替刚性约束,使得边界条件更加逼近实际情况;通过确定各个分方向上的切削力上界保证载荷施加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应用叠加原理解决机床产品结构优化设计中的载荷种类无穷多问题。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OptiStruct拓扑优化的新设计模型静力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都能很好地满足预定要求。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采购成本高、信息发布缺乏有效通用方法,使利用其进行二次开发的模式难以符合一些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实际需要。万维网联盟制定的可缩放矢量图形(SVG)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在评价SVG作为下一代网络矢量图形开放标准的优势基础上,对如何以SVG为基础构建应急救援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用SVG设计应急救援专题电子地图的特色与实现方法,然后针对该专题对基于SVG的WebGIS架构进行了剖析与优化设计,并引入了重大危险源元数据库与应急救援方法库两个概念,最后给出一个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框架。以该技术建立的应急救援WebGIS无平台依赖性,网络发布与交互便捷,开发具有伸缩性,适合不同层次应用需求。
摘要:针对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在井下巷道内进行起吊、换装、转载、装配等操作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实际工况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液压为驱动力进行工作的井下巷道吊装转载系统。经过现场验证,该系统解决了大型设备在井下巷道内起吊、换装、转载、装配困难的问题,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中的可靠安全性。
摘要:由于前置后驱汽车的传动系较长,其传动系引起的车内振动噪声问题普遍存在。对某型前置后驱汽车做整车振动噪声实验,发现其车内噪声是由传动系扭振经主减速器传至车身引起的。基于后桥及悬架的静力学分析得到耦合振动激励,建立同时考虑轮胎和主减速器齿轮耦合途径的整车耦合振动力学模型,研究传动系扭振、车身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的耦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主减速器齿轮是传动系扭振与车身振动的重要耦合途径,考虑该途径时,传动系扭振动、车身垂向振动和纵向振动会相互耦合。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