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燃气轮机转子系统作为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由于难以获取敏感故障特征导致故障诊断精度不高,影响设备的安全服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深度Q网络(DQN)深度强化学习燃气轮机转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以采集的一维工况原始振动信号为输入,该DQN模型的环境状态采用故障样本集组成,转子故障类型为当前模型输入的动作集合;然后,DQN模型的智能体使用一维宽卷积神经网络(WDCNN)拟合得到Q网络,并使用ε-贪婪策略做出决策动作,反馈奖励和下一状态并存储到经验池内;智能体内采用时间差分误差(TD-error)优先经验回放,使得算法更加稳定和训练收敛;智能体与环境不断交互决策出最大奖励,输出最优策略故障诊断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与燃气轮机试车台数据集中,分别达到99.2%与98.7%的准确率,可以用于快速有效地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改进DQN模型具有较高的故障诊断准确性与通用性。
摘要:本文根据相似原理,按照1:3的模型,用水来模拟中间包内钢液的波动情况.在实验中,考虑到有无坝堰,不同坝堰组合,改变液面高度和引进浸入式水口等因素,用浪高仪来测量不同测点的波高,从而优化出最佳组合,找出了影响液面波动的敏感因素,从而为优化设计中间包、确定合理的拉速、减少卷渣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摘要:基于重复采动下巨厚岩层失稳仍引发大能量矿震的特点,通过分析重复开采中上覆岩层的冒落和移动规律,研究巨厚岩层关键块体的结构形态、在不同区域的受力情况以及断裂失稳特点,得出重复采动引发矿震的机理:一是采高增加造成采空区上方顶板"活化",导致原铰接平衡岩层结构发生滑落或剪切失稳,引发矿震;二是顶板岩层移动线外扩,导致边界区域岩层在平面和高度方向活动范围增加,造成高应力集中区巨厚岩层大范围失稳,引发强烈矿震。依据矿震诱发冲击机理,通过优化工作面开采设计、降低对危险区域的扰动和优化巷道围岩结构强度,有效地保证了被解放层采场的作业安全,实现了"有震、无灾"的控制目标。
摘要:本文利用水模型研究了双辊薄带连铸过程,使用浪高仪对双辊间熔池内的液面波动进行了测量.重点研究了不同熔池高度、流量(拉速)以及布流器结构等参数对熔池内液面波动的影响,从而为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摘要:为解决玉米田间作业车行驶不稳定、平衡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双泵双伺服阀控液压马达行驶系统,双泵供油可降低油路干扰,反馈式PID算法控制双伺服阀精准调整驱动轮转速以提高作业车行驶稳定性。利用AMESim软件对单、双泵两种供油方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负载恒定变速直线行驶时,单、双泵供油最大同步误差分别为2.6%、2.2%;单侧负载变化定速行驶时,单、双泵供油最大同步误差分别为16.8%、8%;单侧负载变化变速行驶时,单、双泵供油最大同步误差分别为37.76%、14.3%;负载恒定转弯时,单泵供油马达转速达到设定值较慢且有波动。在液压驱动系统试验台上对双泵双伺服阀控液压马达行驶系统在实际工况下转向和直线行驶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单通道转弯时马达转速接近期望值;双通道控制直线行驶时,两组马达变化趋势相同,系统同步误差为3.06%,验证了双泵双伺服阀控制田间作业车的行驶性能是可行的。
摘要: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逐渐向深海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在管壁处的沉积极易造成深海管道堵塞,严重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套水合物沉积层厚度变化的检测装置,监测水合物的沉积情况。该装置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激励,将管道内水合物沉积层厚度转换为电压信号,以实时监测水合物层生长过程。为准确描述管内水合物沉积层的实际厚度,基于水合物沉积层内部结构,构造了分形结构,通过水合物沉积层的电导率模型,将电压信号与管道内水合物沉积层实际厚度进行关联,最终由变化的电压信号得到管道内水合物沉积层的实际厚度。基于搭建的水合物沉积层厚度变化检测装置进行了管道内水合物沉积层成长实验,通过电导率模型将实验得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水合物沉积层厚度,判断管道内水合物是否生成及沉积情况。结果表明,在水浴温度为-2℃和-4℃的两种工况下,电导率模型转换的沉积层厚度与根据天然气消耗量计算得到的沉积层厚度相差20%左右,证实了此一体化设备能精确检测管道内水合物沉积层厚度。
摘要:系统介绍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120伺服驱动的矫直机电气拖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矫直机对辊采用西门子S120伺服驱动装置组成拖动系统,控制器采用西门子S7315CPU PLC控制,辊缝位置及矫直辊角度检测采用绝对值编码器检测角度及位置,速度反馈编码器与S120伺服系统以及PLC组成速度闭环控制系统,扭矩传感器与S120伺服系统以及PLC组成力矩闭环控制系统,通过PROFIBUS-DP总线完成CPU控制单元与S120伺服系统的通信数据传递。该控制系统实现了上下两矫直辊旋转加工时的速度同步、力矩同步控制,保证了被矫直棒料精度为0.3%的高精度技术指标。
摘要:从医学文本中识别时间短语是临床医学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基于规则和机器学习的方法需要设计复杂规则和提取特征,而且大多数系统采用串行方法会导致错误的传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LSTM)的神经网络架构,在识别时间表示式的同时判别它们的类型: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学习得到单词的字符级别向量和大规模生物医学背景语料上训练得到的词向量进行组合作为BLSTM的输入,然后使用BLSTM网络学习单词的上下文语义表示,最后使用条件随机场(CRF)对BLSTM输出的序列进行标签优化。实验基于SemEval-2016 task 12,结果表明没有添加任何特征的神经网络学习方法比该任务中官方提供的最高分的F1值提高了3%。
摘要: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由于园林和建筑艺术之精湛,它被誉为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近代以来,因屡遭劫难而被破坏,现在只保留有部分当年建筑物的残迹和山形水系形态。关于如何发展和管理,专家和公众争议颇大。笔者认为它既是一个城市公园,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保护区,即所谓保护景观,主要任务在于开展生态和文化教育与旅游,展示北京地区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特色和价值。本文就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摘要:文章通过对邯郸市分布的几个典型的立交桥进行调研分析,分析和研究邯郸市立交桥底在空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和空间利用活力方面等对其目前桥底空间的利用进行分析,并初步制定出可优化处理的策略。希望对其他地区高架桥底空间的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