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靶场的低成本分布式测量系统:在靶场端布设低成本的高速成像设备,通过高速光纤把成像设备所记录的实时数据传送到远端安全区,安全区内接收高速的实时数据,并加以存储、处理。详细介绍了多摄像机低成本近距离布设的方法,所设计的前端高速摄像机、中部光纤传输和后端采集系统的组成和性能指标。最后通过两个实验测试了整个系统的误码率,并给出了提高误码率的方法。该系统不仅可以用于靶场目标测量,而且对远距离大量数据的传输、存储也具有实用意义。
摘要:针对水动力能源系统开展了新型水动力弹射技术的探索性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弹射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采用参数选取约束分析的方法对系统结构中的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从设计参数输入到关键参数选取的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数值方法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原理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关键参数优化对比,提出增大设计冗余和采用较小的压力容器中高压气室的体积比例两个参数优化的方向.
摘要:通过开展稳压器双锥密封结构温度分布仿真、密封性能分析,获得了密封结构的温度分布和密封面接触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合试验现象,确认了温度骤变带来的热冲击是双锥密封结构泄漏的诱因。为提高该密封结构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双锥密封结构的抗热冲击技术,即:将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的抗热冲击屏蔽应用于双锥密封结构,以提高其抗热冲击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降低了稳压器双锥密封结构承受的热冲击,对抑制人孔密封处的泄漏效果明显,提高了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摘要:针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方案属性值为序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数信息近似处理的决策方法。定义了序数信息多层次近似处理算法,并据此将方案序数评价值转化为基数;确定备选方案集上的正负理想点,结合权重不完全信息构建方案与正负理想点距离的优化模型;给出一种区间型的方案排序指标,通过区间数可能度的计算比较指标大小,并最终实现方案排序。通过与现有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与量化的空域抗几何攻击图像水印算法—FAQ算法.采取的主要方法有:1)利用图像中的局部最稳定特征点生成具有几何不变性的圆形特征区域,用于水印的同步;2)将特征区域分解为具有旋转不变性的扇形区域,并在空域利用奇偶量化嵌入水印;3)设计了一种奇偶检测器盲提取水印.实验结果表明FAQ算法能获得很高的图像质量,且能有效地抵抗常规信号处理攻击、旋转/缩放/平移(Rotation/scaling/translation,RST)攻击及其组合攻击.
摘要: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相互对应的修辞格,都是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对于Pun和双关的研究已有不少,但研究视角多拘泥于涵义、归类及用法功能的差异对比上。鉴于此,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对英汉双关语的美学特质进行剖析,阐明其异同,以期为该领域的探索做些铺路之功。
摘要:为了完善EPON系统在网络层的保护机制,针对VRRP在保护上游网络下行链路时存在的缺陷,设计提出将OSPF路由技术引入OLT系统,利用LSA的交互维护邻居状态机,使OLT能感知上游链路状态变化并触发网络自愈。基于三层接口、路由管理和OSPF路由模块的设计,在VxWorks系统下开发路由模块,EPON设备实现了对未知拓扑的MSTP传输网内部链路提供保护。
摘要:为了补偿磁流体动力学(MHD)角速度传感器的低频误差,提出了通过混叠滤波器融合MHD角速度传感器与MEMS陀螺仪信号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传感器的复频域模型,设计相应的相位补偿高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组成的混叠滤波器,融合两者的信号.对融合前后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融合后的输出与MHD角速度传感器相比,低频(0~2,Hz)范围内幅值最大相对误差从99.98%,下降到0.80%,以下,相位最大绝对误差从90°下降到1°以内,同时保证了MHD角速度传感器原有的高频特性,输出幅值在整个工作频段的波动性控制在1%,以内.验证了该种混叠滤波器算法有效性,满足卫星千赫兹带宽的测量要求.
摘要: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是高超声速飞行的关键技术,一体化设计的核心是前体与进气道在基准流场上的气动融合.针对腹部进气布局中前体压缩后的非均匀流影响进气道性能的问题,文章基于局部收缩比处处一致的思想,提出了离散等收缩比设计方法,实现了乘波前体/内转式进气道流向气动融合与遵循气动规律的变截面流道设计.将进气道的三维流场分解成一簇具有相同收缩比的三维流管,视每根流管侧壁为轴对称流场;以锥导乘波前体压缩后的非均匀流作为来流条件,以总压恢复为目标对每根流管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匹配激波反射位置将流管重新组合起来,流管的对应边界组成内转式变截面进气道.该设计方法适配任何已知的非均匀来流,可灵活控制唇口位置,且适用于任意形状之间的变截面转换.数值研究表明,依托该方法设计的一体化构型性能符合预期,出口流场均匀,具有优越的抗反压能力,且非设计点流场波系结构良好.离散等收缩比设计方法为腹部进气布局中前体/进气道一体化气动融合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数值逆吊找形法是一种生成零弯矩型自由曲面薄壳结构的高效方法。为了解决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数值逆吊找形法在求解弱刚度结构时收敛性不佳的问题,通过引入向量式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值逆吊找形方法。该方法采用向量式有限元法求解逆吊结构的平衡构形,并通过局部线性化方法调整柔性索单元的弹性模量,实现对逆吊结构形状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可实现多点精确控制的分步刚化法,解决了复杂形状逆吊结构的找形问题。应用所提方法对Isler设计的某逆吊石膏模型进行数值找形,并将数值找形结果与实际模型扫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