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检验医学作为新兴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结构及明确发展的方向,而检验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树立学科观念、临床科室轮转、研究课题设计、研究生班建立及科研课题申报等5个方面对检验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摘要:延边地区公路沿线广泛发育一种膨胀性较强的软岩,具有较强膨胀性,致使这一地区公路边坡出现了多处滑坡现象,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为了描述该地区岩土介质材料的强度及变形特征,分析吉林省在建汪延高速公路上的新岩滑坡的稳定性并为支护设计提供基本参数,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室内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试验表明: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典型的双曲线,在低围压下,土体表现出弱应变硬化型,在高围压下,土体呈现明显的应变硬化型。结合Duncan-Chang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D-C模型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地区膨胀土的归一化特性,结果表明,当归一化因子为(σ1-σ3)ult时,归一化程度最好,同时建立了应力-应变关系特性的归一化方程,能较好预测应力-应变关系。
摘要:【目的】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CJ-13株糖蛋白(G蛋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情况,为IHNV诊断试剂盒和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1对G基因特异引物对G基因进行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GEM-T Easy-G,经双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将G基因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G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G,转化至宿主菌BL21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等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IHNV G蛋白基因,该基因长度为1 527bp。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a-G,诱导表达出约76ku的产物,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相符。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所表达的G蛋白能够被小鼠抗IHNV血清识别。间接ELISA结果显示,小鼠抗G蛋白血清能够识别IHNV全病毒。【结论】成功构建了IHNV G蛋白原核表达系统,重组G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
摘要:设计并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唑席夫碱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用量为500 mg·L-1时,部分化合物对黄瓜花叶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摘要:针对柔性机械臂末端体积大难以适应微小空间操作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变截面线驱动柔性机械臂,其末端直径较小,可顺利进入各种微小腔体进行作业。通过分析变截面柔性机械臂圆锥外形的结构特点,采用几何分析方法,建立了正逆运动学解析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机械臂工作空间以及线驱动量与末端位姿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准确性,为实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介绍了一种用于热定型机的拉伸张力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中心,通过伺服系统来调整热定型机的纵向拉伸张力,满足了工艺要求张力控制,实现了前后拉伸电机的同步。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性能。
摘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游学是一种多样、灵活的体验式学习教育活动,可以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淮安市洪泽湖古堰文化游学项目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地方文化元素,设计文化游学内容,充分发挥了现代社区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摘要:核桃楸(又称胡桃楸)胡桃科,落叶乔木,喜光,耐寒性强,此树是深根性,最深可达60 cm,三年生后,侧根数量扩展加快。树干通直粗大,在辽宁凤城地可达20m高左右,生长较快,是速生树种之一。主要生长在丘陵和山谷地带,长势良好,由于核桃楸树应用广,价值增高,需求量加大。因此,核桃楸树的消耗量也随之加大,资源呈现逐渐减少趋势。所以,保护和发展核桃楸资源是我们当前一项新课题,应该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护核桃楸资源。
摘要:文章首次从茶树中克隆出-β1,3-葡聚糖酶基因cDNA1369bp连续序列。根据已发表的植物中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茶树中扩增出366bp的cDNA片段。根据此片段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3'RACE获得-β1,3-葡聚糖酶cDNA 3'端1252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 3'端核苷酸序列及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家族的cDNA相应序列同源性为50%-90%,经序列拼接,本研究从茶树中克隆出-β1,3-葡聚糖酶基因cDNA3'端1369bp的连续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399920。
摘要:运用拼合原理以芳香氮芥4-[N,N-二(2-氯乙基)氨基]苯甲酸为药效基团,不同链长的二胺或醇胺为连接剂,蒽醌为嵌入剂设计合成了六个未见报道的潜在的以DNA为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蒽醌-氮芥衍生物。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经1H NMR及MS加以确证。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