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监测体系数据存储及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数字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采用Mongo DB+Redis构建大数据存储模型,采用MapReduce机制构建数据挖掘算法,来计算电能质量各项指标,最终实现监测数据展示、评估、预警、预测等应用功能。这个系统为解决大数据量级电能质量监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摘要:为了解决凉果传统自然日晒干燥中存在的干燥过程耗时长,占地面积大、受天气控制和环境条件影响等问题,根据凉果的特性和干燥要求,设计研制了小型全天候太阳能干燥机。设备由集热器、干燥室和鼓风机等主要部分组成,具有集热、贮能和辅助加热等功能,可实现强制对流干燥、自然对流干燥和温室干燥等干燥模式。以干湿梅作为样品进行了干燥机的干燥性能试验,对干燥机集热器和干燥室的工作效率进行了计算、对干燥过程中的物料及能量进行了衡算,测定计算的设备干燥总效率为63.40%,达到较高水平。对于干湿梅的干制试验结果显示,设备的强制对流干燥模式的干燥速率平均达9.99g/(100g/h-1),较自然日晒干燥的提高了201.2%,干燥时间为12h,较自然日晒干燥的缩短了76%,干制产品的糖、酸损失也较自然日晒干燥的略小。
摘要:采用ARM体系结构32位RISC微处理器,以源码公开的嵌入式网络通信协议栈LWIP,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为软件蓝本,采用嵌入式构件技术,提出了嵌入式Web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实现了通信模块的高可靠、低功耗、低成本等优良性能,可应用于远程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安全传输。
摘要:随着集成电路(IC)设计水平化、制造全球化的发展,由第三方厂商生产的大量硬件集成电路被应用于芯片设计中,这引起了人们对芯片中被插入设计后门/硬件木马的担忧。逆向工程可以恢复出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网表,设计人员通过提取高层描述并分析关键逻辑可以判断设计功能是否被篡改。然而,逆向网表的可读性差,其数据路径和控制逻辑混杂在一起,难以快速、准确地抽象出高层描述。文中将该问题等价定义为网表路径结构分类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高效状态寄存器识别算法。首先对网表预处理,消除工艺库的差异并降低建模复杂度;其次将网表建模为有向图,并提取其中每个寄存器的路径结构;然后将路径结构输入到构建好的图神经网络模型中,为每个寄存器生成相应的特征;最后对嵌入的特征进行聚类,将寄存器分为状态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在百万门级网表上正确运行,其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约88.37%,相较于现有算法,在识别精度、运行速度、可迁移性等方面均有提升。
摘要:目前关于软黏土直剪流变特性的研究考虑结构性影响还很少,且从自然界中取得物质成分接近且含水量一致但结构强度不一致的土体很难。本文以天津滨海软黏土为原料土,通过掺加少量不同含量的水泥制成不同结构强度但含水量相同的软黏土试样。采用LTDZJ-15自动应力应变控制式直剪流变仪,对不同结构性软黏土试样进行室内剪切流变试验,研究不同结构强度影响的软黏土剪切流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对土体直剪流变特性有明显影响。当剪应力水平较低、小于结构屈服应力的情况下,结构性软黏土的剪切流变曲线均表现为衰减稳定流变;当剪应力水平较高且大于结构屈服应力时,结构性软黏土呈现加速变形破坏状态。当结构强度增大时,其剪切模量增大,剪应变减小且逐渐趋近于零,应变率减小且随着时间增长逐渐趋近于零。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复合地基是一种有效且应用广泛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而开孔透水管桩综合了散体材料桩的透水性与黏结材料桩高承载力的优点,是地基处理中增强体的新选择。据此,为研究透水管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在考虑桩体向褥垫层和下卧层发生刺入的前提下对传统等应变假定进行了修正,并引入半透水边界作为桩土界面排水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桩身均匀开孔下土体固结的微分方程和求解条件,综合考虑了不同的附加应力分布形式以及扰动效应。利用有限正弦傅里叶变换等方法,求解了土体内部超静孔压、地基沉降及固结度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退化分析和有限差分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文解答的正确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系统探究了开孔率、开孔半径、地基附加应力分布形式、扰动效应以及垫层和下卧层的压缩模量对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管桩,透水管桩对加快桩周土内超静孔压的消散有着显著的效果;具体为开孔率越高、开孔半径越小,则桩侧土内超静孔压消散越快;与此同时,附加应力呈倒三角分布且不考虑扰动效应时地基固结速率最快;此外,增加垫层和下卧层的压缩模量也可以提升地基固结速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透水管桩技术的推广和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纤维素是自然界中一种轻质、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柔韧性强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在柔性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以及电磁屏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柔性超级电容器领域中,纤维素基材料的多羟基结构是电解质离子传导的良好介质,有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容特性以及循环特性,并且易与导电活性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高分子)通过涂布、共混、层层自组装以及原位聚合等方法构建导电框架以制备柔性电极材料。综述了基于纤维素材料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开发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基于不同纤维素基原料(原生纤维素、纳米纤维素以及纤维素衍生物)制备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方法以及所得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分析归纳了纤维素基材料在柔性电极中的主要作用:作为骨架支撑柔性电极材料、充当柔性基底(可兼有隔膜作用)、形成多孔结构传输电解质离子。最后,对纤维素材料在柔性电极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摘要:为提高金属靶的抗弹性能,设计了一种含有月牙形空腔结构的金属靶。利用ABAQUS软件对月牙形空腔结构在12.7 mm穿甲燃烧弹弹芯侵彻下的弹体偏转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了月牙形状、弹着点和空间排布对弹体偏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月牙形状对弹体的偏转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空腔结构在不同弹着点表现出不同的弹体偏转性能,处于空腔胞元最薄弱处附近的弹着点弹体偏转角度明显小于其他位置;空腔胞元空间排布的非对称化处理能够提升空腔结构对子弹的偏转效果。
摘要:通过XRD、SEM、EBSD和TEM等手段研究了低活化双相多主元合金Fe51Mn30Cr19在475℃回火过程中χ相与M23C6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试验材料在回火过程中χ相与M23C6碳化物析出行为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两种析出相的相似性是χ相与其基体铁素体相和M23C6与其基体奥氏体相都满足立方-立方位向关系,且析出相与基体晶格常数比值都十分接近3∶1。两种析出相在回火过程中差异性在于χ相首先以点状析出相形式于铁素体内部产生,析出过程不存在元素偏聚,而M23C6的析出总起始于铁素体/奥氏体界面,然后逐渐向铁素体区域扩展,析出过程存在明显的铬元素偏聚。根据两种析出相晶格结构并与其母相对比,分析了两种析出相的形成机理。通过对低活化双相多主元合金析出特征的分析,能够为析出相的控制与材料性能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摘要:为解决换乘车站分类标准缺失或不精准的问题,从用地、区位、客流3个维度,分析换乘站分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分类指标计算方法,结合k-means聚类算法,构建基于多因素聚类的换乘站分类方法,应用南京地铁换乘站开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单因素(仅用地、仅区位、仅客流)聚类方法相比,多因素聚类方法在分类均匀度、实际分类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分类结果,提出南京地铁换乘站宜按综合枢纽型、公共中心Ⅰ型、公共中心Ⅱ型、居住生活型及外围接驳型5类划分,并分析换乘站在不同要素上的阈值特性及取值建议,为未来地铁换乘站规划及设计提供借鉴。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