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Wu Xi"
4,34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抗离析性控制与试验方法
收藏 引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 第2期50卷 234-238页
作者:张云国 吴智敏 张小云 吴熙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轻骨料混凝土容易出现因轻骨料上浮而导致的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通过对混凝土基体中骨料的受力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了影响混凝土骨料上浮和下沉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低密度格码的编码协作中继系统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7年 第5期39卷 1126-1133页
作者:高翔 吴湛击 吴熹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提出一种联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的低密度格码编码协作(low density lattice code coded cooperation,LDLC-CC)改进方案。中继对源节点广播的LDLC码字进行译码,并向目的节点转发基于LDPC和LDLC编码的增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海工起重机回转支撑的节点失效分析与设计优化
收藏 引用
《船海工程》2019年 第A01期48卷 176-178,183页
作者:吴晞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福州350008 
以某型1000t海工起重机负荷试验中发现的轨道节点设计缺陷为例,结合该起重机回转支撑的有限元分析、工程案例分析及后续工艺改进措施,对大型海工起重机回转支撑的节点失效分析和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抑制共振机理低频振荡的PSS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 第7期44卷 1-6页
作者:冯双 蒋平 吴熙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抑制低频振荡最常用的方法,但安装了基于负阻尼机理设计的PSS后仍然可能发生共振机理低频振荡。推导了共振机理低频振荡幅值的数学表达式,并对振荡模式的共振特性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抑制共振机理低频振荡的PS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2009年 第3期60卷 537-544页
作者:陈黎明 吴曦 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工程系上海20024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模拟是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础。PEMFC模拟中模型建立的方法可分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两种类型。本文介绍了经验模型研究的现状。对机理模型研究,回顾了从一维模型到三维模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各个阶段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VSC-HVDC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
收藏 引用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 第9期31卷 27-31页
作者:蒋平 胡弢 吴熙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提出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中采用多通道变参数的次同步附加阻尼控制(SSDC)来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并联VSC-HVDC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一标准测试系统,通过测试信号法得到在不同工况下发电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水道的设计方法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塑料应用》2017年 第8期45卷 123-128页
作者:刘斌 吴茜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641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注塑模具的冷却水道设计由传统的直线型设计优化为随形水道设计。对国内外随形冷却水道的设计方法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随形冷却水道的设计原则、截面形状变化、布局以及优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做了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际铁路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接口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2018年 第4期62卷 173-176页
作者:吴茜 程梁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55 
防淹门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中尚无工程应用先例。为解决城际轨道交通系统的防淹门与信号系统接口控制问题,提出"信号参与防淹门关闭控制"和"信号不参与防淹门关闭控制"两种接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制叠合剪力墙新型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年 第4期39卷 73-85页
作者:吴曦 汪梦甫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本文设计了采用三种新型连接形式的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一片作为对比的整体现浇剪力墙构件,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结果显示三片预制墙片抗震性能良好。结合试验现象,基于通用开源有限元程序OpenSees建立考虑连接节点处粘结滑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实共生复杂体系仿真实验支撑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21年 第7期33卷 1722-1728页
作者:吴曦 马骏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北京100091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复杂体系仿真实验技术是对于复杂体系运用研究十分重要。作战体系是典型的复杂体系,在平行系统、共生仿真、数字孪生等理念的基础上,归纳了虚实共生复杂体系仿真实验的主要特点。以复杂体系仿真实验环境架构设计为重点,对实验环境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