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Xu"
218,405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MOPSO算法的自感式棒位探测器端部补偿多目标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核动力工程》2025年 第1期46卷 238-246页
作者:张艺璇 唐健凯 罗凌雁 吴昊 唐源 王益明 徐奇伟重庆大学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 
自感式棒位探测器利用探测线圈电感随驱动杆位移的变化特性实现连续棒位测量,但实际探测线圈端部磁场的非均匀分布致使探测器端部的输出信号表现为非线性,降低了端部位置的测量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在探测线圈两端绕制阶梯型补偿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武汉地区陶瓷及原材料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25年 第3期61卷 75-85页
作者:张旭 施占杰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430070 
武汉地区拥有3500余年的陶瓷制造历史,其瓷窑窑址数量为全国之最,尤其以湖泗窑古窑址群最为典型代表。目前,针对武汉地区古陶瓷文化的研究多从历史、文化及审美等方面,却一直缺乏对生产陶、瓷器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关注与研究,在科技考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血亲共同体:以赤塚派莳绘为例探析日本传统手工艺家元传承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5年 第2期 141-143页
作者:徐承宇 徐恺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50 
文章以赤塚派莳绘为例,探讨日本传统手工艺家元传承的独特机制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与发展。文章在回顾赤塚派发展脉络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内部传承及扩展方式,肯定了家族内部代际传承对技艺延续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嫡长继承制及其局限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茶文化传播的数字化路径——以江苏溧阳茶文化的信息交互可视化传播实践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2期27卷 154-169页
作者:徐子涵 李张闽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江苏溧阳茶文化是中华传统茶文化中的代表性品类,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其传承与传播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巨大挑战。数字化技术为当代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传播开辟了新途径。信息交互可视化设计系统是数字化传播的前沿工具,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大澂《郑工合龙处碑》研究二题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5年 第1期 60-62页
作者:徐学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郑工合龙处碑》记载了清光绪十三至十四年间堵筑黄河郑州决口的历史,工程历时一年,最终在吴大澂的主持下顺利完竣。吴大澂撰文并书写了《郑工合龙处碑》,碑中的篆书用字精妙,其中“堵”字选用籀文字形,并以新出金文相参证,体现出吴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振兴东北视角下大连老字号品牌设计与传播策略
收藏 引用
《湖南包装》2025年 第1期40卷 176-180页
作者:许甲子 马赈辕 张雯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32 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辽宁大连116085 
基于做好东北地区老字号大文章的政策,结合品牌设计与传播的相关知识,对大连老字号的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大连老字号品牌设计及传播策略的作用及意义,提出大连老字号设计及传播策略路径,以促进地域品牌升级并讲好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网文研究界的“稳健流”:李玮印象记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2025年 第1期 52-53页
作者:许苗苗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北京文联 
2021年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成立,我受邀作为中心的特聘专家,在成立仪式上初次见到担任中心执行副主任的李玮。不聊不知道,当年还不满40的李玮,竟然已经担任教授、博导好几年,这在以“卷”著称的江苏高校里可真不简单。自2021年至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改进PPO算法的AUV控制器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舰船研究》2025年 第1期20卷 350-359页
作者:徐德胜 徐春晖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省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6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目的]为了提高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控制器对环境建模误差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引入上下文信息和课程学习训练机制的强化学习控制策略。[方法]首先,通过将交互历史数据作为策略网络输入的一部分,将上下文信息嵌入策略网络;其次,设计课程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百戏俑VR体验系统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 第1期55卷 85-97页
作者:徐锦宁 温超 耿国华 唐勇博 刘丹 赵炜祎西北大学智能交互与信息艺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127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在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生动反映了秦代百戏艺术等宫廷娱乐活动及百戏艺人形象,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师陀《果园城记》中的“写实浪漫主义”——兼谈其感伤主义及国民性批判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2期67卷 94-102页
作者:徐可君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上海200240 
师陀的《果园城记》描绘了小镇中形形色色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试图挖掘人性中的善恶及其外在表现形式。作者赞扬乡间地位卑微却忍辱负重的女性用质朴甚至愚昧的方式抵抗命运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批判欺凌老百姓而最终自掘坟墓的乡绅恶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