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学生在创新设计教育背景下必须具备创造力,而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心理资本。通过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心理资本对于设计专业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是直接促进乐观、韧性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此外,乐观对学生创造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摘要:针对电磁轴承刚度阻尼难以测量的问题,设计一套电磁轴承刚度阻尼测试系统,实现电磁轴承刚度、阻尼的自动测量。该系统激振器由自行研制的LabVIEW测试系统产生,电磁轴承传感器作为拾振器,自行研制的测量分析系统作为测量分析工具。给出电磁轴承的刚度和阻尼测量结果。根据本系统获得的电磁轴承支承转子的刚度、阻尼特性,对控制器的优化设计以及转子模型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电磁轴承具有可控刚度和阻尼特性,因此可利用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概念选择控制系统参数,简化设计过程。对实验室的样机台架进行具体分析,证实这种方法可行。分析结果还表明,若控制参数选择合理,将获得令人满意的减振效果。
摘要:结构主动控制实验系统中振动台空载和满载时的液压动力机构具有不同的特性.为了能有效设计空载和满载振动台的控制器,准确复现振动台的输入波形,基于主动质量阻尼主动控制系统,研究了空载和满载振动台的激振系统建模,采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系统建模是正确的,为下一步振动台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摘要:本文研究解决了在三维空间内针对二阶集群系统的鲁棒分布式编队生成与保持控制问题,所设计的基于增益矩阵的控制方法仅需测量局部坐标系下智能体间的相对位置信息而不依赖于交互通信.首先设计了二阶集群系统的立体编队生成控制策略,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全局稳定性,并利用凸优化求解得出增益矩阵.所设计的生成控制律对扰动、输入饱和等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在生成过程中引入了启发式的避碰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带有期望距离的编队保持控制策略,使得集群系统能够保持固定大小的队形.然后,将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改进,拓展并应用于领航者-跟随者网络下的二阶集群系统立体编队控制.最后,通过相关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摘要:在分析电子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数字信号输出格式的基础上,详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nPCap网络工具包的新型电子式互感器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对采样报文进行精确的实时捕获分析,并以动态波形图的方式显示瞬时的采样波形,为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测试、极性校验等系列试验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分析工具。
摘要:针对目前使用压缩基质培育的钵苗无法使用现有移栽机械完成栽植工作的问题,模仿人工先打穴后放苗的移栽方式,设计了一种半自动压缩基质型钵苗移栽机,包含有间歇式打穴装置、持苗栽植装置和钵苗输送装置。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得2组不同含水率的西瓜钵苗的钵体侧面与滑道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755、0.634,并分析了2组钵体抗压载荷与压缩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西瓜种植农艺要求及西瓜钵苗外形尺寸,确定了打穴器及钵苗夹持机构的结构尺寸。按照已知运动规律对摆动机构进行优化设计,阐述了持苗栽植装置的工作过程,使用解析法对其进行了运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保持2.1~2.6 km/h的速度前进时,该机作业的平均株距为98.6 cm,株距合格率为90.62%;倒伏率为21.9%,能够基本满足西瓜钵苗移栽的要求。该研究为半自动压缩基质型西瓜钵苗移栽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而艺术教育是大学全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是美育教育最直接的手段,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抓手,是美好大学生活的直接体现。但是在实际情况下,艺术通识教育得到的教育成果并不太理想。因此,本文针对通识教育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且提出了优化方法。
摘要:为了突破传统空中加油稳定伞对于加油机飞行速度和高度的限制,设计了一种加装气动弹性支架的可变阻尼稳定伞。通过流固耦合(FSI)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片状弹簧变形与稳定伞伞面形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得到稳定伞气动力的变化趋势。根据气动力结果计算软管的拖拽形状及锥套下沉量。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变阻尼稳定伞的阻力变化量和锥套在空中位置变化范围分别降至传统稳定伞的70%和60%,能够实现阻力的自适应控制,拓宽了传统结构稳定伞适用的速度、高度范围。
摘要:根据EPA控制网络系统安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跨越OSI模型多层安全机制的嵌入式EPA网桥设计方案。首先给出了嵌入式EPA网桥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结构,并结合EPA协议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调度机制,提出了采用各微网段信息传输的逻辑隔离方法来实现EPA现场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最后给出一种嵌入式EPA安全网桥的硬件实施方案和网桥端口报文收发及基于安全机制报文信息处理的软件流程。测试结果表明,EPA安全网桥能够有效地保障现场设备层的报文转发和网络信息安全,并具有较低的报文转发延迟。
摘要:人工智能为土木工程学科和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土木工程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与智能材料、3D打印、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计算、机器人、元宇宙等数学、计算机科学和新兴产业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将深刻变革土木工程全寿期,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建造、服役运维、防灾减灾等阶段。为此,从智能材料、智能设计、智能建造、智能运维、智能防灾等多个维度,总结当前土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物理机器学习(基于数据范式与物理定律有机融合)的土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特征;同时,探讨虚拟科学家在创造崭新土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景。最后,展望了土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目标,即从基于现有知识体系建立纯数据驱动和物理机器学习土木工程智能理论,到发展出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智能体及其理论体系,最终创造出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虚拟科学家,发现新的数学方法与物理定律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