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确保飞机已设计成为飞行中突遇风切变等恶劣天气影响仍能够正常工作,不会出现故障对飞行安全产生影响,各国民用飞机适航规章中均对动力装置系统的负加速性能进行了规定,要求以试飞的形式进行表明条款符合性的验证工作。本文对我国首次进行的某型民用飞机动力装置系统负加速度飞行试验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飞机按要求连续3次进入负加速状态,飞机和发动机工作正常,未出现任何故障,试验成功,表明抛物线试飞方法准确可靠,该型民用飞机动力装置系统符合适航规章要求。
摘要:为了探索配加和采用菱铁矿作为原料生产球团矿时其焙烧工艺特性和球团矿质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小饼基础性能试验研究方法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了预热、焙烧工艺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菱铁矿配比的提高,预热后小饼强度降低;最佳预热条件为:温度1 000℃,时间15 min,膨润土配比2.0%。最佳焙烧条件为:温度1 300℃,时间20 min,膨润土配比2.0%;随着菱铁矿配比的提高,焙烧后小饼强度降低。
摘要:背景:"经脉-脏腑相关"是针灸经络学说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课题以一个脏腑为基础研究其与多条经脉之间的关系,探讨经脉与脏腑之间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目的:通过电针足三阳经穴对家兔Oddi括约肌肌电发放及其相关脑肠肽胆囊收缩素浓度的影响,探讨针刺对Oddi括约肌的调整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1/2007-12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体质量2.0~2.5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组、阿托品组、足三里组、阳陵泉组、四白组、承筋组,每组10只。方法:各组兔用生理记录仪记录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1h后,除空白组滴注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静滴阿托品,静滴的同时足三里、阳陵泉、四白、承筋组分别电针相应腧穴20min。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处理前、后Oddi括约肌肌电各1h,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Oddi括约肌组织内胆囊收缩素的浓度。结果:与阿托品组比较:空白组、四白、足三里、阳陵泉组慢波高活动相及快波平均振幅升高(除足三里组快波外,均为P阳陵泉组>足三里组。结论:经(穴)对所辖脏腑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特异性的调控作用,胆囊收缩素是针刺对胆道系统运动起调节作用的重要脑肠肽之一。
摘要:目的探究鲜切猕猴桃的呼吸代谢特性,为气调包装的设计和鲜切猕猴桃货架期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以“海沃德”猕猴桃为实验材料,采用密闭系统法,对鲜切猕猴桃贮藏过程中密闭系统的气体体积、乙醇含量和相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密封系统内部逐渐进入低氧状态;对鲜切猕猴桃的呼吸速率进行拟合,其拟合度较高;基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了鲜切猕猴桃的酶动力学呼吸模型,该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9以上,最大呼吸速率为6.36 mL/(kg∙h)(O_(2)消耗速率)和6.53 mL/(kg∙h)(CO_(2)生成速率);果实的乙醇含量在贮藏144 h后骤然上升,这可能是鲜切水果在密闭包装条件下的发酵阈值点。结论鲜切猕猴桃的呼吸代谢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特性,米氏模型的拟合度较高。鲜切猕猴桃在贮藏144 h后进入无氧呼吸状态,此研究可为气调包装的设计和鲜切猕猴桃货架期的预测提供参考。
摘要:背景:内皮素、一氧化氮作为一对维持血管张力,血流动力的平衡因子,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均有不同的反应,阐明高脂血症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病理生理机制和寻找保护血管内皮的方法及药物已成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点。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分析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内皮素-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材料:普通级健康新西兰白兔60只,体质量1.5~2.5kg,雌雄不拘。药饼由丹参、山楂、郁金、大黄、泽泻等按一定剂量比例碾为粉末,醋调为糊,制成直径5~8mm、厚2~3mm的药饼;艾炷:苏州东方艾绒厂,“神灸300灸”艾炷(型号:东方一号,批号:20021212)。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10完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即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灸组。除空白组外以胆固醇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选两组穴位轮灸:Ⅰ组:巨阙、天枢(双)、丰隆(双)共五穴;Ⅱ组:心俞(双)、肝俞(双)、脾俞(双)共六穴。于实验开始第1天,选1组穴位,直接灸组兔将艾炷直接粘于穴位上点燃施灸,隔药灸组兔将去除底座的艾炷粘于置于穴位上的药饼上点燃施灸。每穴每次连灸4壮,每日1次,第二天换另一组穴位,两组交替,连灸40d。其余两组不予任何处理。于实验第41天,对各组动物进行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后内皮素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实验动物治疗40d后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实验过程中有5只兔因腹泻等原因死亡,其中空白对照组2只,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灸组各1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55只。①隔药灸组血浆内皮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431.57±63.68),(500.14±75.41)ng/L,P0.05]。②4组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虽然有模型组0.05]。结论:隔药饼灸和直接灸均对高脂血症兔血浆内皮素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且二者作用相近。对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摘要:在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独立撰写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审查、学生实验、教师讲评、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意识、独立设计实验意识、独立实验操作意识以及研究探索能力。
摘要:搜集汇总黄河口埕岛海域地质勘察资料,研究该区土性参数区域分布特征,包括分析海域内土体类别,绘制不同区域内地基承载力、标贯击数、粘粒含量、含水量、孔隙比和液塑限等值线图。研究发现,海域表层土体主要由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此外还有小面积的粉砂和淤泥质土,中部大面积地区为粉土,东南区域分布有粉质粘土和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域中部与西南部,海域的北部与东南部土体强度较低,并且含水量、孔隙比和液塑限也较大,土性区域变化与水深变化特性较为一致。最后分析土性区域变化机理认为,极端海况下该区土体发生液化剪切破坏,沿斜坡滑移运动一定距离后再次沉积可形成这种现象。
摘要: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随着研究逐渐深入,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为了保存、利用这些宝贵的数据,给有关研究工作提供一个便捷的工具,基于Apache、MySQL、CakePHP开发环境,初步构建了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系统,具备信息远程增、删、改、查功能,并优化了人机界面,从而为设计功能更加强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研究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液压钳对油管螺纹联接强度的影响,得到了背钳在不同夹持位置时油管螺纹联接的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分布,提出了液压钳夹紧结构的技术改进措施,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三腭板钳口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夹紧方式后的液压钳使油管螺纹齿面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明显减小,可有效改善螺纹联接特性,防止油管螺纹粘连事故的发生。
摘要:背景:研究已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体外均可转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并具有肝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功能。目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样细胞移植到同种大鼠已纤维化的肝脏,观察其分布、分化情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3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100g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用于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200~250g清洁级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肝样细胞移植组30只,模型对照组30只,正常对照组15只。肝样细胞移植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门静脉输注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肝样细胞移植组输入DAPI标记的肝样细胞,移植后第1,2,3,4周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和血清标本。主要观察指标:肝组织Masson三重染色分期评估纤维化程度。肝脏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样移植细胞定居情况。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肝样移植细胞逐渐从血管进入肝脏实质,最终散布于肝细胞间,移植3周后,荧光衰减明显。移植后第2周,肝组织中的假小叶逐渐吸收或消散,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胶原染色变浅,分布于纤维间隔和汇管区,肝细胞呈气球样变性。移植后第4周肝细胞排列接近正常,偶见点状坏死,无纤维间隔,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诱导的肝样细胞植入纤维化的肝组织后,细胞可停留于汇管区和肝细胞索,植入细胞最早可见于移植后第7天,血生化检查结果提示植入诱导的肝样细胞能够部分替代肝细胞的功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