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 解决产品系列化设计中存在的“流行风格缺乏”“形态主次模糊”“系列形态不连续”等问题,运用原型理论和拓扑学相关方法,从原型形态出发,基于拓扑性质和拓扑形变构建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语义差分法结合专家访谈获取具有流行风格意象的目标产品代表样本;其次通过拓扑定量分析法区分代表样本形态特征的主次;再次运用设计形态分析结合相似结果离散度分析提取形态原型;最后依据形态特征的主次,结合流行风格需求,运用不同的拓扑形变规则对产品形态原型进行系列化创新设计。结果 以拖拉机前脸作为验证对象,对该设计方法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其能够使系列化设计方案既具有独特的流行风格又具备识别性、连续性的外观形态。结论 在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中,挖掘满足用户流行风格需求的形态原型,获取系列化产品的识别性特征,进而结合拓扑形变方法,解决了产品系列化设计的实际问题,为产品形态系列化提供普适有效的借鉴思路及设计方法。
摘要:为提高排种器在大坡度倾斜工况下的播种质量,设计了一种丘坡地水平圆盘式玉米精量排种器。通过分析影响水平圆盘式排种器性能的因素,设计了异端面斜向型孔和环形分区壳体,并确定了其关键结构参数;设计了排种盘双侧充种斜面以提高种子群流动性和充种性能。以型孔小端面直径、导种斜面倾角、排种盘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为评价指标,开展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并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当小端面直径为11.25 mm、导种斜面倾角为57.43°、排种盘转速为10.56 r/min时,合格指数为94.77%、漏播指数为1.47%、重播指数为3.86%,满足玉米精量播种要求。在优化参数下进行了排种器倾斜工况性能试验(倾斜方向设置为前倾、后倾、左倾和右倾,倾斜角为6°、12°、18°),结果表明:对比无充种斜面的排种盘,带有双侧充种斜面的排种盘无论倾斜方向或角度如何变化(0°~18°),排种器合格指数均大于93%,漏播指数均小于4%,且差异性较小。该排种器可为丘陵山区玉米播种机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摘要:针对多柔性梁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以及主动控制问题,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平台。为了得到准确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灰狼寻优算法的实验辨识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为实现振动快速抑制,设计了基于最小参数学习法的径向基网络反步滑模控制(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backstepping slide mode control,简称RBF-BSSMC)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erivative,简称PD)控制,RBF-BSSMC算法可以实现快速振动抑制,特别是小幅值振动。
摘要:超临界水冷堆(SCWR)具有热效率高、结构简单等技术优势,是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推荐的6个堆型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SCWR的包壳设计要求和主要性能挑战,然后对经过较多测试的商用候选包壳材料的均匀腐蚀、应力腐蚀及辐照性能进行了回顾。铁素体/马氏体(F/M)钢、奥氏体不锈钢及镍基合金均存在某方面的性能不足。最后,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SCWR候选包壳材料,包括新型含铝奥氏体不锈钢、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梯度材料及其他组织改进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能量选择系统是基于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装置的关键部分,除了用于调节回旋加速器产生的固定能量质子束的能量以匹配肿瘤深度外,另一主要作用是控制束流发射度等束流参数达到治疗要求。现有控制发射度的方案基于切换不同孔径准直器组合,可调的发射度受限于孔径的组合数量,并且需要在能量选择系统的上游或下游配有抑制流强的小孔径准直器,限制了高能束流流强提高的可能性。本文根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研的一套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CYCIAE-230的质子治疗装置,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以灵活控制束流发射度和传输效率的能量选择系统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该能量选择系统的主要光学设计特点。然后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并讨论了质子经过降能器与一组准直器的束流发射度、能量和能量分散的情况。最后结合计算结果并利用束流光学软件TRANSPORT和TURTLE完成了能量选择系统的线性束流光学设计。设计重点是基于消色散段前放置一组宽度可调的狭缝,并结合相应位置束流光学条件,以控制束流发散角,并通过计算验证了可行性。结果显示,该能量选择系统满足质子治疗需求,合理利用可调狭缝可以灵活调节束流的发射度,从而实现能量选择段束流传输效率可调。这种简单且能灵活调整束流状态的光学设计既可用于质子治疗的流强调控,也可以满足其他科研应用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针对有向拓扑下一般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参数不确定和系统通信能力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和事件触发机制的一致性控制协议.该协议首先为每个参数不确定的智能体设计一个参考智能体,其中自适应律的设计保证了不确定参数的有效估计,然后基于事件触发机制向邻居智能体发送参考智能体状态,最后基于接收的邻居参考智能体状态及自身实际状态设计控制器.采用对参考智能体设计事件触发策略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智能体间的连续通信,减少系统通信资源.利用矩阵论、代数图论以及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在该控制协议下,含参数不确定一般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能实现一致性,且不存在Zeno行为.仿真实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摘要:在当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市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需求逐渐增大,宣纸制作技艺作为泾县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项目,面临着产业优化、技艺传承、创新发展和振兴乡村等诸多挑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设计探索,将非遗视域下的宣纸文创开发思路进行归纳,构建以泾县宣纸文化为核心的文创品牌及IP形象构建思路,促进宣纸文化创新形式的探索,进一步提升宣纸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为宣纸及其制作工艺的非遗活态传承提供新思路。
摘要:桑园耕整地作业是提高桑叶产量的重要基础,根据桑园种植模式和耕整地作业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桑园的立式旋转动力耙。根据桑园种植模式和耕整地农艺要求确定了动力耙整机结构,通过对耙刀作业过程理论计算和运动学分析,确定耙刀结构参数。利用离散元法对动力耙作业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外倾角对耙刀所受扭矩和作业质量的影响以及耙刀作业过程中所受扭矩的变化规律。选取转子转速、前进速度、耙深为试验因素,以碎土率、耙后地表平整度、土壤容重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旋转组合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转子转速和前进速度对碎土率、耙后地表平整度和土壤容重的影响极显著;耕深仅对碎土率的影响显著,对耙后地表平整度和土壤容重均无显著影响。优化计算得到作业参数最优组合:转子转速为350 r/min、前进速度为0.7 m/s、耕深为20 cm,此时碎土率为97.89%,耙后地表平整度为11.04 mm,土壤容重为1.11 g/cm^(3)。以优化得到的作业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碎土率为97.29%,耙后地表平整度为11.53 mm,土壤容重为1.07 g/cm^(3),与优化得到的结果一致,满足作业要求。
摘要:We report a novel benzoxazole derivative,1,4-bis(benzo[d]oxazol-2-yl)naphthalene(BBON),exhibiting exceptional multifunctional properties for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 crystals demonstrate remarkable multidirectional bending and twis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retain elasticity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such as exposure to liquid nitrogen,showcasing their *** crystals can be crafted into complex mesh and lantern shapes,highlighting their versatility for flexible and wearable *** high pressure,BBON exhibits significant piezochromic shifts,with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shifting from 477 to 545 nm upon pressure *** crystals,with a high quantum yield of 72.26%,exhibit excellent optical waveguide performance:0.38 dB/cm when straight and 0.56 dB/cm when *** properties make them ideal for smart sensors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crystal analyses reveal that molecular stacking and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are crucial to their elastic and piezochromic properties,providing insights for the design of future responsive materials.
摘要:火炮座圈是支撑炮塔、传递发射载荷和执行回转的重要部件,火炮座圈性能的优劣对维持火炮稳定和保证射击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为使火炮座圈达到轻便、回转灵活、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设计要求,建立了座圈质量、游隙和回转力矩对座圈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加权系数法和智能优化算法,以滚珠半径、滚道半径、滚珠中心位置和接触角这4个因素为关键设计参数,实现了座圈轻量化和回转灵活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得到了最终优化结果。发现座圈质量减少了1.7%,回转阻力减少了14.1%,游隙减少了41.5%。所研究的优化设计方法对火炮座圈设计及优化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