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解决传输线上由于无功突变引起的电压暂降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的单相瞬时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方法。引入基于三角函数变换的虚拟正交信号构造算法,将静止dq坐标系下的单相电流快速准确地变换至同步旋转坐标系;设计增强型滑动平均滤波器并优化滑动长度,以滤除电流信号中的谐波和噪声成分;文中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并搭建单相链式STATCOM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单相配网中的瞬时无功电流变化,实现单相链式STATCOM的高性能控制,保证无功突变前后配网的稳定运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摘要: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于30 min内静注比阿培南150、300和600 mg,采用三向交叉拉丁方设计单剂量给药;多剂量给药时12名志愿者分别静注比阿培南300mg(2次/d),连续给药5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比阿培南。志愿者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后,比阿培南体内过程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单剂量给药低、中、高剂量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1.16±0.12)、(1.14±0.11)和(1.17±0.12)h,c_(max)(9.41±1.64)、(17.75±2.59)和(35.32±4.60)μg/ml,AUC_(0→6h)(11.86±1.61)、(23.45±3.66)和(46.06±7.05)h·μg·ml^(-1)。多剂量末次给药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1/2)(1.19±0.26)h,c_(max)(19.76±2.83)μg/ml,AUC_(0→6h)(24.47±3.26)h·μg·ml^(-1),c_(ss_av)(1.98±0.27)μg/ml,AUC_(ss)(23.78±3.22)h·μg·ml^(-1)。中剂量12 h尿累积排出率为(49.58±5.36)%。
摘要:人口剧增与土地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市场的刺激和工程技术的保障,导致城市住宅建筑向高层发展。然而,高层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开发理念是高层住宅建设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摘要:为探究后续回击对500 kV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的影响,文章统计出后续回击的次数及雷电流幅值的分布规律。通过组合赋权法分析了不含后续回击的首次回击、含后续回击的首次回击及后续回击的次数和雷电流幅值对线路反击跳闸的影响。根据后续回击次数与雷电流幅值在反击跳闸的影响比重,确定后续回击次数是线路反击跳闸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组合赋权法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后续回击的反击闪络模型,通过ATP-EMTP模型分析后续回击对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仿真结果可知:首次回击未跳闸时,考虑后续回击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会降低,降低程度与导线工频电压周期有关,平均降低原反击耐雷水平的36.4%。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可为输电线路运维和防雷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摘要:本文研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极电晕放电的新型无风机空气净化装置。实验研究了双极电晕的放电特性、离子风速、发射光谱及活性粒子种类和臭氧浓度,然后利用双极电晕净化装置进行了灭菌和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实验,并测试了净化装置的循环气量、噪声、副产物残余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双极电晕放电的伏安曲线满足经典汤森关系;介质板的利用有效避免了电极间火花放电的产生,使装置具有更高的操作电压和更大的离子风速。双极电晕产生的发射光谱以氮、氧和OH自由基的谱线为主。灭菌和去除VOCs实验表明,该双极电晕净化装置可在6 min左右完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于传统单极电晕(单针-环)或传统无介质层的双极电晕具有更高的杀菌效率;可以在120 min内使30 m^(3)测试室初始浓度为1.06 mg/m^(3)的甲醛(HCHO)降至0.1 mg/m^(3)以下;而且臭氧、氮氧化物等副产物的浓度低,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净化装置的噪声小,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摘要:【目的】提高多级闸控河渠水位变幅较大时的河渠水位控制精度,减小河渠水位振荡,提升控制算法的收敛效率。【方法】利用河渠实时水位动态修正ID模型参数并调整闸坝启闭频率,提出自适应预测控制(APC)算法,对比分析6种工况下不同控制算法的精度与效率。【结果】与基于ID模型的线性二次型控制(LQR)算法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相比,APC算法可分别缩短19%~32%和8%~40%的调控时长,可减少47%~97%和14%~93%的河渠水位累计波动,可减小24%~77%和5%~59%的河渠水位平均绝对偏差。【结论】APC算法提高了多级闸控河渠水位的控制精度和算法的收敛性,可在不同的河渠水位变幅下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为多级闸控河渠的智慧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目的探讨来源于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的微透镜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并发穿孔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并发角膜穿孔的患者19例(19眼)。方法将裂孔清创形成碗状植床,选择中央厚度大于100μm的透镜,用钻环在显微镜下钻取比创面大1 mm的透镜,10-0尼龙线将透镜固定于植床表面,根据植床深度填塞植片至角膜表面轻微隆起,给予佩戴绷带镜。术后6个月,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裂孔修补及植片贴附情况。主要指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裂孔修补及植片贴附情况。结果19眼角膜穿孔均成功修补,12眼最佳矫正视力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0.02-0.15者8例,0.2-0.4者4例,在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19眼均未见病毒性角膜炎复发,无其他菌群感染,所有植片均贴附良好。结论SMILE手术来源的微透镜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并穿孔安全有效的植片选择。
摘要:为了改进太赫兹无损检测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搭建了一套可以快速进行太赫兹无损检测的可视化系统。系统采用设计的太赫兹调频连续波成像装置来采集检测数据,利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一套集成图像处理和3维重构等功能的可视化软件平台来分析数据,并用该系统来检测一个内部含金属的高分子隔热瓦样件。结果表明,搭建的太赫兹无损检测可视化系统能对高分子隔热瓦的内部结构进行有效观察检测,并运用其软件平台的内部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合理分析,将内部预埋金属缺陷的大小以及轮廓直接显示在计算机上,提高了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太赫兹无损检测的难度与数据分析周期。该系统的设计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具有高效、简洁、实时的特点。
摘要:[目的]旨在配置一个具体的海上风电场交直流一体化方案。[方法]首先分析了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方案中电源备用小时数的选择、通信电源可靠性的问题、逆变电源可靠性的问题以及DC/DC电源脱扣的问题。然后结合具体工程情况,依据规范对海上风电场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进行配置和计算。[结果]得到了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的交直流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结论]通过分析阐述可知,海上风电场交直流一体化设计方案简化了电源设备的结构,减少了屏柜数量,节省了安装空间和投资成本,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摘要:针对超高速硬盒包装机多工位转盘在自重较大、超高速及多工位复杂载荷的条件下,其运动惯性冲击大和结构动态特性要求高的问题,分析了在额定工况下多工位转盘的工作载荷与约束,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对原型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构建,通过拓扑优化技术计算了多工位转盘在设计域中的最优拓扑优化材料分布特征,并以拓扑优化迭代结果的密度云图和几何模型为指导,运用梯度环形带与加强筋和梯度弧形槽与减重孔两种设计思路获得具有对称结构的多工位转盘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梯度环形带与加强筋结构优化方案可同时满足静力学及结构固有频率要求,该优化方案质量较原型减少了16.33%,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了11.25%,动态比刚度效能提高了4.14%。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