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Nickel(Ni)-based materials act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as platinum-group-metal-free(PGM-free)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HOR)in alkaline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pure Ni is significantly limited due to the sluggish kinetics under alkaline *** accelerate the kinetics,constructing heterostructures and nitride structures have been developed as two representative ***,we combined the two methods and presented a facile synthesis of the sheet-like Ni_(3)N/MoO_(2)in-plane heterostructures for enhanced HOR in alkaline *** to Ni or Ni_(3)N,the Ni_(3)N/MoO_(2)in-plane heterostructures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ss activity by 8.6-fold or 4.4-fold,***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enhanced activity of Ni_(3)N/MoO_(2)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weakened hydrogen adsorption and strengthened hydroxyl *** work provides a facile approach to design high-efficiency catalysts for hydrogen-oxidation catalysis and beyond.
摘要:进行精细化的建筑节能设计与能耗模拟的前提是具备真实、可靠的室外气象数据,典型气象年(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TMY)是代表当地气候特征的多种逐时气象要素组合,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广泛.《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行业标准明确规定在建筑节能设计分析时,采用典型气象年.《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颁布了我国450个台站的TMY,为建筑节能分析用室外气象数据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常用的能耗模拟TMY数据仅提供了我国部分城市的TMY,无法满足我国建筑行业的使用,由于原始数据来源不同,也无法判别哪种TMY生成方法更具有适用性,针对这种情况,从直接下载、计算获得、软件生成等几个方面梳理TMY的获取方法,并针对数据状况和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为建筑节能分析用TMY的获取和使用提供了借鉴依据.
摘要:设计了多天线全双工(full-duplex,FD)中继信道下联合优化功率分裂因子和波束成形矩阵的能量与信息同传(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算法。不同于现有的FD-SWIPT方案,考虑较为复杂的多天线中继系统,并用功率分裂(power splitting,PS)代替传统的时间切换(time switching,TS),使得信息传输和能量采集过程可以同时进行。给出了基于迫零算法(zero-forcing algorithm,ZF)的波束成形方案,研究了系统低复杂度的次优解,其中波束成形的使用增强了能量采集和回路自干扰抑制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大的吞吐量。还优化了PS,并利用二次插值法求出最优的PS因子,最终得到整个系统的次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联合优化方案可以提升系统的最大吞吐量,另外,PS因子的选择对系统吞吐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2个优化因子都与发射功率的大小有关。
摘要:为了解决基础气象要素的缺失造成的建筑设计数据不足的被动状况以及无法准确科学提供室外基础数据的问题,以国家基准、基本和一般气象站的原始记录数据为基础,使用逆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和梯度逆距离加权插值法(GIDW),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研发西北和东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点以外TMY数据的获取方法,并利用数学模型生成待测点的逐时数据。结果表明,使用GIDW方法得到的气象数据与实际值的变化趋势相似;同时,在考虑海拔影响后,使用GIDW方法比IDW方法的插值结果误差更小;对逐时数据进行处理,待测点的生成数据与实际逐时值符合度好。
摘要:超快科学以超快光源和超快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微观世界超快动力学过程的测量和操控,实现对宏观物质的理解、应用和控制。作为当前国际科技最重要的前沿方向之一,超快科学的发展将为众多学科提供重要的原始创新驱动力,其突破将助力解决关乎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诸多重大问题。聚焦超快科学中的超快激光技术、超快测量技术及超快动力学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了中国超快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超快科学发展的具体建议,即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化,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际大科学计划。
摘要: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在川渝地区作业过程中,由于平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能量下传率低、激发信号畸变严重。因此,引入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olid Is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模型变密度法,从降低质量和增加刚度两个方面对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进行优化设计,创新研制了一种“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优化后平板质量减轻了45.29%,平板刚度提升了79.92%,并开展了优化前后平板激振性能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相比,“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的能量下传率提高了15.11%,地表接触中心点位移振幅增大了43.74%,互作用力振幅提升了40.56%。现场实验表明,“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时,检波器近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22.23%,检波器远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39%,规律与可控震源道路激振数值仿真模拟结论一致。“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性能优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有效改善了BV500型可控震源在川渝地区道路激振效果。
摘要:[目的]针对可充电钠离子电池(SIBs)实际应用中,NiCo_(2)S_(4)电极存在的动力学缓慢和循环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对NiCo_(2)S_(4)电极材料进行优化.[方法]利用聚乙烯微球(PS)和金属有机骨架ZIF-67双重模板,通过室温搅拌和高温煅烧的工艺,制备了一种NiCo_(2)S_(4)/MXene/氮掺杂碳(NiCo_(2)S_(4)/MX/NC)的空心微球,并将其作为SIBs负极材料,考察其电化学性能.[结果]在结构方面,NiCo_(2)S_(4)/MX/NC具有独特的中空球形结构,球内表面有导电性优异的MX片,外表面均匀地附着高容量的NiCo_(2)S_(4).NiCo_(2)S_(4)/MX/NC在SIBs应用中获得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充电比容量(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为780 mAh/g),首次库伦效率高达86.4%,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0 A/g大电流条件下,循环4000次,约每次0.0034%的低容量衰减率).此外,动力学研究表明NiCo_(2)S_(4)/MX/NC电极具有混合的电荷储存行为,且表面吸附的赝电容过程起主导作用.[结论]MX和NC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复合电极的导电性,而空心球形结构的构建有效提升了复合电极的稳定性,增强了其大电流承受能力,防止NiCo_(2)S_(4)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塌陷.本研究采用的结构设计、复合掺杂等综合策略,为提高金属硫化物的储钠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摘要:以Cr(Ⅵ)为代表的重金属离子是一类常见的水体污染物,它具有微量剧毒、难以降解、迁移性强和易在生物体内累积等特点,可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纤维素纳米材料(cellulose nanomaterials,CNM)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一种纤维素衍生物,具有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高和原料来源丰富等优势,其作为绿色经济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纤维素纳米材料对Cr(Ⅵ)的吸附性能差,需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和组装以提升其对Cr(Ⅵ)的去除效率。本综述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Cr(Ⅵ)去除用CNM的化学改性策略及其几何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综述对高效吸附剂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森林公园环境能否缓解压力、不同森林公园环境的健康效益差异以及声景感知对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影响,并深入研究哪些声景是恢复性(正效益)声景的重要要素,为森林公园恢复性声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地点,以20个森林公园环境视听视频(10个有声视频和10个无声视频)为研究材料,邀请35名大学生进行视听试验,借助Ergo LAB数据平台采集受试者的生理指标,采用声景感知评价问卷评估样地声景感知程度;运用中位数检验分析不同森林公园环境的健康效益差异,Wilcoxon检验分析森林公园环境对压力恢复的效果和声景对健康效益的影响,并通过最优尺度回归确定恢复性声景的重要要素。【结果】不同森林公园环境均可有效降低皮肤电导水平反应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不同森林公园环境的健康效益存在差异,绿色空间样地S7、S9和蓝色空间样地S8、S10的健康效益较好;不同森林公园环境皮肤电导水平反映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未见统计学差异;声景加入会改变森林公园环境的健康效益,除谈话声和儿童嬉戏声较突出的样地S5外,其他视听组合刺激均比单一视觉刺激更具健康效益;鸟鸣声、流水声、蝉鸣声和脚步声对皮肤电导水平反映率的影响较大,鸟鸣声、流水声、蝉鸣声和风声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较大;鸟鸣声、流水声、蝉鸣声和风声等自然声对正效益(皮肤电导水平反映率下降,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下降)的贡献较大,脚步声等人工声则相反。【结论】森林公园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不同森林公园环境的健康效益存在差异,蓝色和绿色空间对提升健康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森林公园声景是恢复性环境设计的关键,鸟鸣声和流水声等自然声是恢复性(正效益)声景的重要要素。未来设计恢复性环境应从多维度出发,充分发掘和利用多种恢复性环境要素。
摘要:为了减少共驾过程中的人机冲突,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人机共驾控制策略.基于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采用一阶微分方程对车道保持共享控制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利用非合作博弈理论(NCG)描述双驾双控系统中的驾驶控制权分配问题,即通过非合作博弈方法来解决多个决策者共同作用于同一个动力学系统的共享控制问题.设计控制权博弈模型,采用预瞄偏移距离(POD),对驾驶人与智能系统的置信度矩阵进行更新,能够实现驾驶人与智能系统之间驾驶控制权的平稳交接.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框架,采用二次型代价函数及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形式,将车道保持共享控制的前轮转角决策问题转化成带约束的在线二次规划问题.基于驾驶人在环的CarSim/Simulink集成环境,对该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兼顾横向运动控制精度及驾驶人的控制权裕度.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