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 研制和应用非麻醉型清醒大鼠颅脑外伤模型(BIMuar)装置 .方法 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 BIMuar装置 ,准确定位于非麻醉大鼠头顶的特定位置 ,打击使其致伤 ,且打击高度可调节 ;从力学、行为学及病理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估 .结果 1力学参数 (打击高度 12 cm) :施力前平均线加速度2 5 0 m· s- 2 ,施力开始时线速度 7.75 m·s- 1 ,施力时程 2 .6ms,施力过程平均线加速度 5 0 m· s- 2 ,2行为学及病理 :致伤后大鼠 81.8%符合弥散性脑挫伤的表现 ,4.5 %病理改变不明显 ,13.7%死亡 .结论 该模型可直接用于非麻醉清醒大鼠颅脑外伤研究 ,更换本装置有关活动配件后亦可用于其他中。
摘要:目的评价2种盐酸奥洛他定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的试验设计。24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试验制剂(盐酸奥洛他定分散片)或参比制剂(盐酸奥洛他定片)10mg,血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计算两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奥洛他定血药浓度在0.25-500μg·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最低定量浓度为0.25μg·L^-1,日内及日间RSD〈15%;服用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后血浆中奥洛他定的%。分别为(129.56±31.74)和(125.91±37.01)μg·L^-1;tmax分别为(0.68±0.29)和(0.88±0.72)h;t1/2分别为(7.46±3.62)和(6.82±3.33)h;AUC0-∞分别为(451.84±78.47)和(434.28±92.77)μg·L^-1;AUC0-∞分别(449.69±77.84)和(430.68±92.81)μg·h·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R0-tn、R0-∞分别为(107.51±27.34)%和(107.06±27.10)%。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摘要:为分析苹果渣麦秸混合青贮饲料替代部分玉米黄贮对荷斯坦公牛增重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了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牛52头,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试验组(60%苹果渣青贮+40%玉米黄贮)和对照组(100%玉米黄贮),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显示:①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8%、15.5%,差异显著(P0.05);③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多盈利233.52元。说明用苹果渣麦秸混合青贮饲料替代60%的玉米黄贮,对公牛血液各项生化指标无影响,且可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同时降低饲养成本。
摘要:目的了解互联网从业人员干眼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某互联网公司目标岗位一线员工进行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的方式估测互联网公司员工的干眼患病情况,并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互联网从业人员干眼患病比率是58.1%。每日视频终端使用时间>11 h、工作时间>10 h或睡眠时间<6 h均会增加干眼的患病率。既往有睑板腺炎病史患干眼相对危险度是1.75,既往有慢性结膜炎病史患干眼危险度是1.63,有焦虑情绪患干眼相对危险度是1.54,嗜饮咖啡患干眼相对危险度是1.92。性别与年龄与干眼患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互联网从业人员干眼患病比率较普通人群高,工作时间长、视频终端使用时间长、睡眠时间短、既往有眼表炎症性疾病、焦虑状态、嗜饮咖啡等是干眼的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酒石酸氢可酮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本研究采用单次给药、平行设计试验方法,按照给药剂量5、10、15 mg(低、中、高)分为三组,每组10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氢可酮及其两种代谢产物(去甲基氢可酮和氢吗啡酮)的浓度。采用WinNonlin 6.1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氢可酮、去甲基氢可酮的线性范围均为0.05~50.00μg·L-1,氢吗啡酮的线性范围为0.01~10.00μg·L-1;受试者口服酒石酸氢可酮片后体内氢可酮、去甲基氢可酮的Cmax、AUC0-t和AUC0-∞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与给药剂量呈良好线性关系。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PLC-MS/MS测定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血浆中氢可酮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测定以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帮助基层护士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和知识,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探索基层护士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方法:采用多点横断面调查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为工具,选择长沙市及周边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纳入有效问卷226份,采用SPSS录入、分析数据。结果:三大社区护士卫生适宜技术应用情况及掌握情况以基础护理得分最高,其次为急救护理,最低的为中医护理。影响操作熟练度的原因主要有毕业后疏于练习、应用过少。结论:三大社区护士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及掌握程度存在差别,基础护理技术推广优势与问题并存,各项急救护理技术推广程度不一,总体较为薄弱,基层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推广较少,存在较大上升空间,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97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治疗——中药鸦胆子油介入治疗+内服肝积方+外敷癌理通(实验组,共49例)和西医治疗——化疗药物灌注+碘油栓塞+西药镇痛(对照组,共48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毒副作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10.37±2.18)h和(7.78±1.95)h,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0.5、1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65.9%、38.6%,对照组分别为42.5%、18.1%,实验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和5.3个月。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副作用低,并可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远期生存,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为研究10 kb以上DNA疫苗质粒的体内电穿孔递送,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 EE14.1-luc,并验证其表达。方法:从质粒p GL3-CMV中通过酶切、补平和纯化的方法获得萤光素酶基因luc,克隆入p EE14.1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E14.1-luc,瞬时转染293T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对萤光素酶基因在体外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并运用活体成像仪检测萤光素酶基因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结果:经菌液PCR鉴定和测序验证,p EE14.1-luc与预期设计完全一致;流式细胞术检测luc阳性表达率为22.41%,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绿色荧光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为62×103处显现目的蛋白条带;同时,利用活体成像技术也检测到萤光素酶基因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结论:p EE14.1-luc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为研究DNA疫苗体内表达机制和体内电穿孔递送条件优化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加德纳菌方法 ,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根据加德纳菌基因序列中 IIS- 2 3sr RNA基因区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阴道或宫颈分泌物中的加德纳菌 ,并与革兰染色和分离培养进行对照检测 .结果 经对阴道加德纳菌和 5种常见的阴道感染病原体检测 ,证实所用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敏感性实验结果 10 2 可扩增出明显的区带 ;在 5 0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 ,革兰染色阳性检出率为 18% (9/ 5 0 )、分离培养阳性检出率为 16 % (8/ 5 0 ) ,聚合酶链反应阳性率为 2 8% (14/5 0 ) .结论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加德纳菌 ,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诊断 。
摘要:目的设计并利用抗体工程方法构建并制备全新序列的阻断白介素12(IL-12)p40功能的单克隆抗体MAB1,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以制备可应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病的IL-12通路的阻断剂。方法根据已有的IL-12 p40蛋白序列,设计、构建并制备了全新的单克隆抗体MAB1,利用间接ELISA测定其与抗原结合的亲和力,并用细胞学方法鉴定它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抗体MAB1与p40抗原的结合亲和力为0.0399 nmol/L,并能明显抑制IL-12诱导的人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水平上调。其抗原结合能力以及抑制IL-12生物学活性能力与美国强生公司抗体药Stelara(ustekinumab)相当或更优。结论全新构建的单克隆抗体MAB1可作为IL-12通路的高亲和力阻断剂,从而成为自身免疫疾病(例如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用新药的临床候选药物。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