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设计了一种平行扩张式叶尖间隙来抑制转子叶尖间隙处的流动损失。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改型间隙可以有效地抑制转子吸力面处的尾流损失,使转子吸力面尾缘处由径向潜流与泄漏流掺混形成的机匣角区分离涡尺度减小。转子吸力面上激波作用位置向下游移动,边界层长度缩短,边界层分离程度减弱,研究表明改型间隙比设计间隙的峰值等熵效率提高0.374%,稳定裕度提高3.457%。为了提高改型间隙对涡流损失抑制的效果,在叶尖前缘加入周向单槽,研究表明组合方案降低了双泄漏流的风险,使主流与叶尖泄漏流交界面向通道内移动且熵值减小,延迟在小质量流量工况下由前缘溢出而导致的尖峰型失速的发生,且组合方案比设计间隙的稳定裕度提高4.105%,峰值等熵效率提高0.164%。
摘要:以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为工程背景,将分布于框架结构对称位置的再生及普通混凝土构件进行长期监测,分析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不同类型构件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测试原位浇筑的再生与普通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在现场对再生及普通骨料混凝土梁、板、柱构件进行混凝土应变的长期对比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配合比设计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强度略低于普通骨料混凝土;当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各类实体构件时,其早龄期抵抗由于干缩效应引起的拉应变的能力优于普通骨料混凝土,但再生骨料混凝土抵抗由于荷载及温度变化引起变形的能力劣于普通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各类构件应变发展与普通构件相当,再生骨料混凝土可应用于框架结构的梁、板、柱等构件中。
摘要:研究了以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聚合物光纤束(POFB)透镜耦合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于能量补偿和坐标迭代法设计了一种能量均匀分布自由曲面透镜耦合器。透镜耦合器由两个折射曲面和两个反射曲面以及一个环形柱透镜面组成,折射曲面将修正的朗伯型大功率LED光束中发散角度较小的光线均匀分配在POFB端面上;反射曲面将LED光束中发散角度较大的光线作为补偿光线进行能量重新分配以提高目标面的照度均匀性,并以光纤束端面的照度均匀性和有效光利用率为优化目标对透镜耦合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光学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3535规格的LED作为光源时,设计的耦合器可使直径为0.5 mm的20×20根POFB端面照度均匀性达到92%,有效光利用率达到71%。
摘要:针对现有k-匿名隐私保护方法的缺点,提出了3种基于敏感元组的隐私数据发布方法.首先,通过定义敏感元组,设计了只保护隐私信息的朴素敏感元组匿名方法(NSTAM).然后,在引入敏感元组密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敏感元组保护方法(e-STAM);该方法通过对敏感元组进行mk-匿名运算,引入(1-m)k个非敏感元组,并同等概化引入的非敏感元组,使得匿名后每个分组中的敏感元组密度满足用户设定的阈值m.最后,针对实际应用中发布数据的敏感度差异,引入了加权敏感元组密度概念,并设计了加权的敏感元组数据保护方法(WSTAM);该方法通过对敏感值和敏感元组赋予不同的权重,实现对敏感元组的区别保护.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算法能够提高发布数据的精度,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度,因此是有效可行的.
摘要:分析目前按照规范设计刚性桩复合地基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分析褥垫层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垫层厚度和桩间土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杨光华提出的切线模量法,研究按照沉降控制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具体实现过程为:首先,假设两者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分别计算地基土和桩基的非线性沉降p-s曲线;然后,根据桩土变形协调原则,利用已经得到的p-s曲线,得到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最后,通过控制沉降量和调整垫层的厚度,优化桩和土分担的荷载,从而使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达到理想的优化状态。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具体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实测沉降结果与沉降计算值较为接近,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较好地考虑了土、桩的共同作用,参数来源简单,且相对较可靠,可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摘要:电子光学软件Egun是用于计算二维静电场和静磁场状态下电子轨迹的专业软件。它在设计Pierce电子枪等电子光学系统方面比较成功,而且计算速度快,至今仍被广泛应用。Egun在真空电子器件的模拟仿真中,对设计的电子光学系统电子注层流特性的评估,仅能通过对电子轨迹的观察来判断其层流性的好坏,该软件并没有给出定量的评估指标参数,且对设计参数的修改十分繁琐,缺乏自动优化功能,极大地影响了Egun优势的发挥。本文提出了交叉率和波动率评估指标来衡量电子注的层流特性并开发了一套自优化软件。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交叉率和波动率可以准确地定量评估电子注层流特性的好坏;根据模拟仿真分析,当电子注交叉率低于3%且波动率低于30%时,电子注的层流特性可以满足设计需求。层流特性评估指标—交叉率和波动率也为电子光学系统自动优化寻找最佳参数值提供了目标评估参数,极大地减少人员和物力的消耗。
摘要:连续变量光场偏振态的量子隐形传态不仅适合于远距离的量子态传输,而且可以直接和原子节点相互作用。实现连续变量光场任意偏振态的可逆控制是实现其量子隐形传态的关键。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现场可编辑逻辑阵列的连续变量光场偏振态的可逆控制器。利用振幅分割型偏振测量方法和波片型偏振控制方法,实现了光场偏振态的测量与控制。通过算法优化和半开环结构设计,对于任意偏振态的测量误差平均值小于0.543°,转换误差平均值小于0.474°,还原误差平均值小于0.636°。该系统能够实现初始偏振态和预设偏振态之间有效转换,为连续变量偏振态的高效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摘要:为解决多重触控系统中多触点遮挡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四路摄像头协同工作的多重触控系统,其中包括硬件层、图像处理层、图像理解层和应用层.硬件层由四路摄像头与多个红外二极管围成的矩形边框组成;图像处理层完成图像的获取和触点检测;图像理解层实现触点的定位与跟踪;应用层完成与具体应用基于手势的交互.图片管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基于多指的复杂操作,在公共信息查询、指挥决策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建立了高速带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模型统一考虑了惯性力、带轮直径和输出功率对高速运动带受力情况的影响,得到了系统中力与运动学参数、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同时得到了平面带传动系统包角和为定值的公式。根据力学分析结果,设计了一套砂带磨削机电控变速调偏机构,通过电机的变速运动来控制砂带的摆动范围,数值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这套调偏机构能够主动而有效地控制砂带的轴向摆动,不仅防止了掉带现象的发生,还能保证砂带的均匀磨损,提高了砂带的使用寿命,间接改善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摘要:对于InSAR系统,当波长较长时,干涉图条纹频率较低,相位解缠容易,但反演的高程精度较低;而当波长较短时,干涉图条纹频率较高,相位解缠困难,但反演的高程精度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多波段InSAR干涉相位之间的互补信息,设计了利用中国余数定理的多波段InSAR相位解缠方法,采用由DEM仿真的多波段干涉图进行了相位解缠实验,得到了理想的解缠结果,成功解决了因地形起伏较大或基线较长而引起的干涉相位欠采样处的相位解缠难题.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