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作者=ZHOU ChuangBing"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拱坝动力分析及坝肩稳定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 第A01期26卷 3421-3426页
作者:刘先珊 周创兵 盛永清 孔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 
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和破坏准则,结合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江坪河高拱坝在静荷载和地震联合作用下的响应进行非线性分析。首先对拱坝自由振动的模态分析采用分块Lanczos迭代法,得到拱坝在不同水位下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然后根据规范规定的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构面力学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及边坡可靠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年 第S01期41卷 2834-2845页
作者:蒋水华 李剑平 黄劲松 周创兵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复杂的岩体结构使得岩体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与土体参数具有显著的差别。目前针对高度碎裂化/强风化和单结构面占优岩体的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及边坡可靠性研究较多,然而关于楔形体和反倾岩体的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及边坡可靠性研究非常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分级方法对区域滑坡易发性区划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与技术》2024年 第1期56卷 148-159页
作者:黄发明 张崟琅 郭子正 范宣梅 周创兵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31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30040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易发性分区是开展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步骤,选取合理的分级方法对有效绘制区域滑坡易发性图意义显著,但鲜有研究对比了各易发性分级方法的优缺点,尤其是未能将历史滑坡与预测出的易发性指数相联接。针对该问题,以陕西省延长县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v-SVR和MVPSO算法的边坡位移反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 第6期32卷 1185-1196页
作者:漆祖芳 姜清辉 周创兵 向柏宇 邵敬东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存在搜索空间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通过引入迁徙算子和自适应变异算子,提出基于粒子迁徙和变异的粒子群优化(MVPSO)算法。基准测试函数结果表明,改进的MVPSO算法较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收敛效率上有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埋隧洞爆破开挖地应力瞬态卸荷诱发围岩振动控制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年 第12期37卷 2751-2761页
作者:杨建华 吴泽南 蒋水华 姚池 卢文波 周创兵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爆破引起的开挖面上岩体地应力快速释放是深埋洞室爆破施工主要动力扰动因素之一。针对深埋圆形隧洞全断面毫秒延迟爆破开挖过程,分析开挖面上地应力瞬态卸荷诱发围岩振动的力学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掏槽方式选择、孔网参数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缓倾斜采空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
收藏 引用
《科技导报》2009年 第13期27卷 71-77页
作者:李俊平 周创兵 冯长根鸡西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系黑龙江鸡西158100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081 
坚硬顶板下特大型采空场的处理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特有的一类采矿技术难题。国内外已有的采空区处理方法中能解决冲击地压问题的,应用成本昂贵。为了经济有效地处理全面采矿法等空场法遗留的大量采空区及矿体残采,在国内外采空区处理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墙水力劈裂的颗粒流模拟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 第1期44卷 1-6页
作者:周伟 熊美林 常晓林 周创兵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 
心墙坝的水力劈裂问题是非连续介质中的非连续变形问题,还牵涉到渗流与土骨架的流固耦合等.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有限元法在对水力劈裂问题的模拟分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心墙土这种离散材料,采用颗粒流模拟其水力劈裂问题是一种值得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lobal analysis on slope stability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收藏 引用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年 第2期52卷 507-512页
作者:ZHENG Hong1,2 & zhou chuangbing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uhan 430071, China 2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Hazards o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Ministry of Education, Yi Chang 443002, China 3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uhan 430071 China 2.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Hazards o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Ministry of Education Yi Chang 443002 China 3.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sometim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tability of sliding bodies with lateral frictional boundaries. Neither the existing three dimens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s nor the commercial 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