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从预制台座的一般要求、数量、基础承载力设计及台座预拱度的设置等几个方面,对预制台座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小浪底黄河公路大桥、南村黄河公路大桥及巩义石河道大桥等工程实例,对多种预制台座施工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优方案。实践证明:对T梁预制台座工艺的改进,既可加快工程进度,又可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码垛机器人在自动化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码垛机器人技术在解决劳动力不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根据码垛机器人的现场作业要求,设计了四自由度的混联机器人,机器人能够实现抓手在三维空间的移动以及围绕机械臂末端的转动。该机器人结构简单,动作范围大,承载能力强,运行速度快。为使机器人具有更合理的结构和动态特性,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码垛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并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模态分析,找到机器人振动薄弱的部位,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摘要:以BRK500/37.5型高压乳化液泵壳体为研究对象,通过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了高压乳化液泵壳体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利用ANSYS WORKBENCH和SolidWorks之间的无缝连接,将做好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去,然后对高压乳化液泵壳体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高压乳化泵壳体的多阶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压乳化泵壳体进行了分析,找到了高压乳化液泵壳体振动的敏感区域,为进一步高压乳化液泵壳体结构的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冷却方式下的换热系数,设计了一套可以测量空冷、水淬以及不同压力下喷气淬火下冷却曲线的试验装置,试验中测量的探头采用120mm×120mm×20mm奥氏体不锈钢方板。该探头经有限元(FEM)计算验证了其一维传热特性后,用来测量上述几种冷却方式下的冷却曲线,并用反传热法(IHCM)和集中热容法(LHCM)进行换热系数的计算与分析,比较了不同压力下喷气淬火的换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毕欧数Bi<0.1时集中热容法是适用的,反之则不适用;在喷气淬火时,压力越大,表面换热系数也越大。
摘要:在探伤室环境影响评价中,以192Ir源产生的γ辐射场为例,将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无屏蔽条件下,经验公式估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相符;经屏蔽体屏蔽后,用经验公式法估算的结果偏保守,与实际测量值最大相差1个量级。
摘要:针对一类非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同时考虑时延和丢包的影响,基于T-S模糊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推证出在执行器发生失效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具有完整性的时滞依赖充分条件,并以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式给出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由于考虑了时延下界,证明中未进行模型变换,借助适当的积分不等式所引入的自由权矩阵确保对积分项不进行放大或忽略,使结果具有较少保守性.
摘要:目的了解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视力残疾康复的银川市视力损伤人群的人口学和临床特点及助视器使用情况。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收集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视力残疾康复的银川市患者资料共322例。方法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视力、视力损伤的病因,视力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适配的助视器类型。主要指标年龄、性别、视力损伤程度、视力损伤病因、助视器适配类型的构成比。结果资料完整者322例,男性占56.2%,平均年龄(50.9±16.2)岁,40~6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65.2%)。其中中度视力损伤126例(39.1%),重度视力损伤50例(15.5%),盲146例(45.3%)。引起视力损伤最主要原因为病理性近视(16.5%)。助视器中非视觉性辅具应用最多(54.2%)。近用助视器使用(45.1%)多于远用助视器(0.7%)。最常用的近用助视器为手持式放大镜(35.9%)和眼镜式放大镜(32.3%)。结论视力损伤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主要病因为病理性近视。非视觉性辅具对患者日常生活有较大帮助。近用助视器的使用多于远用助视器。
摘要:提出一种双次棱镜耦合输入全息波导显示系统,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设计分析了双次棱镜耦合输入消色差原理,并对模型做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视场角为24°×20°,出瞳直径为40 mm,畸变小于2%,全视场MTF在30 lp/mm处大于0.7,满足光学系统的成像要求。
摘要:通过现场不同规格尺寸的上拔仿真型试验(即现场模型抗拔试验)、现场原型抗拔试验中出现的膨胀土破裂面及地表裂缝形式等现象,深入透彻地分析了膨胀土裂缝的产生机理,结合有限元计算方法,为邯石500 kV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同时更准确地揭示了膨胀土中的大型抗拔基础的抗拔机理、填土及基础中的抗拔应力状态及破坏形态,对目前的一些流行观点和现行规范提出了自己的修订意见,为膨胀土地区原型设计提供参考,也为今后规范的编制提供有益的经验。
摘要:研究了钢丝绳断丝损伤漏磁检测信号的采集与存储方法;提出钢丝绳断丝损伤信号的特征值,基于LabVIEW设计了钢丝绳断丝损伤信号特征值提取与处理系统;建立了钢丝绳断丝损伤定量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钢丝绳第1、2层断丝检测试验对研究的信号处理系统予以验证。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