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应用集成测试和虚拟仪器的先进设计思想,研制了装甲车辆底盘关键部件综合检测系统;编写了多通道数据采集、信号分析与处理、故障诊断等应用软件,实现了多种运行状态参数的实车不解体检测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状况分析。对于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根据同济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同时结合我校的科研条件,筹建了相应的专业实验室。介绍了同济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和7类实验项目的内容和意义,如光谱学系列实验、光学系统CAD设计系列、光学薄膜CAD设计系列、光学薄膜特性测试实验、激光系列实验、光电基础和光电探测系列实验和光纤光学与光纤通信系列实验。
摘要:K-壳分解法在度量复杂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K-壳方法中,存在大量壳值相等的节点,从而无法精确地比较这些具有相同壳值节点的相对重要性.因此,本文基于网络中节点自身壳值与其多阶邻居的壳值,设计利用向量的形式来表示节点在复杂网络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提出了多阶邻居壳数向量中心性方法,并设计了该中心性向量比较方法.通过在七个真实网络中进行消息传播与静态攻击实验,发现基于多阶邻居壳数向量的中心性方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能够有效发现具有高传播能力的节点,在传播实验中具有优越的性能.并在静态攻击实验过程中倾向于优先破坏网络中的传播核心结构.多阶邻居壳数向量中心性方法在保留K-壳中心性信息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节点重要性的区别程度,平衡了对节点在复杂网络中联通结构的重要性的度量和对传播结构重要性的度量,因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摘要: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是一种新型驱动器,其设计理论和方法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气/液阀用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工作特点,给出了其组成原理和设计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驱动器的线圈、内部磁路和放大机构等关键部分的设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采用所述理论和方法研制的实验样机的试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和理论是正确而实用的。
摘要:海底隧道或近海富水区隧道围岩长期处于地下水环境中,围岩稳定性受渗流场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渗流场作用使得应力场、损伤场发生变化,而围岩应力场、损伤场的变化又对渗流场产生反作用,三场耦合效应十分显著。针对耦合模型中参数多、确定难度大的问题,进行耦合模型中损伤参数的反演。采用基于岩石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模型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和智能位移反分析程序,对大连地铁海事大学试验线路过河段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根据现场监测位移采用耦合模型进行损伤参数反演,其中耦合计算中采用应力场与渗流场分别迭代求解的间接耦合方法进行有限元计算,利用反演的参数对隧道围岩应力场、渗流场、损伤场分布规律及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位移反分析法得到的围岩力学参数进行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围岩数值分析是可行的,进而可以预测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判断围岩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数值计算可知,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对近海隧道的围岩变形有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围岩的应力、位移,从围岩-支护结构共同作用原理考虑,进行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是应该考虑三场耦合效应的,计算结果可以指导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的改进与提高,为近海富水区隧道开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摘要: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拟Newton法作为优化方法,结合代数法生成的结构化网格以及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形成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二维优化设计的设计软件系统。运用该系统,以总压恢复系数为目标,分别对3道激波外压、1道激波内压和3道激波外压、2道激波内压的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在设计点(飞行马赫数6.0,飞行高度25 km)进行了二维优化设计。设计算例表明,运用该系统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优化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摘要:设计了一种利用单孔径双极化天线进行GPS自适应抗干扰的方法,并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新方法在不降低卫星信号质量的前提下,仅占用单个天线位置,就可以对付窄带或宽带干扰,为增强安装受限装备的导航抗干扰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行、有效。
摘要:为研究使用弹性车轮的车辆踏面以及运行弹性车轮的钢轨磨耗情况,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建立了轮轨磨耗预测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的车轮踏面以及钢轨磨耗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弹性车轮和刚性车轮,结果表明:在线路较差的情况下,弹性车轮具有更好的降磨效果;弹性车轮在曲线半径较小的线路上对磨耗的降低效果较小,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弹性车轮的降磨效果明显;运行弹性车轮时比运行刚性车轮时钢轨的最大累积磨耗量减小了33%;弹性车轮对曲线钢轨磨耗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传统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并带来了生产领域中方法和观念上的变革。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以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开发的流程,回顾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农机设计流程。
摘要:贵州省某水库初步设计阶段发现水库区岩溶发育较为强烈,库区内的岩溶发育对水库的渗漏问题影响较大。为此在坝址区域采用充电法及高密度电法追索地下暗河及渗流通道。经连通试验及水文地质观察证明,电法成果准确可靠,为成库地质论证及岩溶防渗提供了依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