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通过对多规格的电子血压计电磁兼容影响因素分析验证,探索选择典型型号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性能涵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血压计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测试,通过对血压计各机型的设计方案分析和电磁兼容性测试数据的统计,找出了敏感设备和干扰源的影响因素,并对电磁兼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敏感设备对电磁兼容性试验存在影响如下:外部导电接口、电源适配器选型、电源芯片选型影响静电放电;电源适配器选型影响电源线上的电压暂降测试;电源适配器选型、电源滤波影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电源滤波、运放选型、印刷电路板走线影响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血压计产品在外部导电接口、电源适配器、电源芯片选型、电源滤波、运放选型、印刷电路板走线固定不变情况下,新增语音、WiFi、蓝牙功能模块对电磁兼容性没有影响。结论:在综合考虑敏感设备和干扰源的前提下,形成了选择典型型号产品电磁兼容的覆盖原则。
摘要: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的实验课是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支撑。为满足新时代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设计中融入转化式学习理念,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将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课前线上推送课件和视频资源,学生在虚拟仿真实验云平台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文献,充分准备后进入线下实验操作,在小组合作中教与学共进,通过考核评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教学中采用转化式学习理念,能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思维,探索出一种更适用于应用型医学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鉴定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的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针对沙门氏菌属特异基因inv A和变形杆菌属特异基因tuf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将天津某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经SS培养基分离培养后,对可疑菌株同时进行inv A-tuf基因双重PCR鉴定和生化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对沙门氏菌进一步行血清学分型。结果:双重PCR和生化反应都各自鉴定得到沙门氏菌31株和变形杆菌62株,而且二者鉴定结果完全一致;31株沙门氏菌包括鼠伤寒、肠炎等常见血清型和格兰扁、菲尔摩雷等罕见血清型,均能扩增出283 bp长度片段,62株变形杆菌包括48株奇异变形杆菌、8株普通变形杆菌、2株潘氏变形杆菌、4株产黏液变形杆菌,均能扩增出541bp长度片段。结论:inv A-tuf基因双重PCR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鉴定SS培养基上生长的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
摘要:设计采用两步聚合法,即先通过一定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与丙烯酸(A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高分子大单体—聚乙二醇丙烯酸酯(PEGA),然后在水溶液中通过引发剂、PEGA和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MAS)发生共聚反应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采用单因素变量试验法,分别研究了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及加料方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合成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一种最佳工艺,并对试制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优良的分散性能,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水泥浆的流动性.
摘要:基于排污许可、环评等环境管理数据,对沧州市2017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企业自主填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核,通过填报数据对比筛选33家疑似问题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及污染源在线监测(简称CEMS)数据对清单排放浓度与排放量进行校核,做到清单建立的“事中控制”及“事后校核”。
摘要:目的从医防融合视角剖析杭州市某区县域医共体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端应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2020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区5个县域医共体内的总院和分院就诊居民开展调查,了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端功能使用现状。结果居民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使用率为72.5%。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有无慢性病、是否签约的居民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端的功能使用率存在差异。有32.4%的居民既使用过医疗功能中的体检化验报告也使用过公共卫生功能中的个人健康档案查询功能,有20.4%的居民既使用过医疗功能中的个人就诊信息查询功能也使用过公共卫生功能中的个人健康档案查询功能。结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开始向健康为中心转变,医疗和公共卫生功能融合有待完善。相关部门应做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康管理功能,加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端功能端宣传。
摘要:中药学类研究生课程重视中药学思维的培养,具有课程思政挖掘的良好基础,但课程思政缺乏系统设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入未形成长效机制,专业课程考核和评价欠缺“课程思政”相关指标,“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为此以“中药炮制学专论”课程为例,课程团队践行“五寓”课程思政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改进教学方法,拓宽教育场域,实现思政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同频共振”.“五寓”课程思政理念的凝练针对性地解决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与学中的问题,为中药学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保障.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并且破坏性极大的植物病毒,可以导致大豆产量骤减以及种质的衰退,为此,建立了快速灵敏的一步法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技术(RT-RPA),利用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大豆中携带的SMV。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SM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RPA特异性引物,采用SMV、BPMV、SBMV、Ar MV及TRSV共5种病毒进行RT-RPA特异性验证;并设计5个模板浓度梯度,验证RT-RPA方法的灵敏性。结果显示,建立的RT-RPA检测方法能够从SMV样品中检测到154 bp的特异性条带;特异性验证试验表明除SMV能检测到特异性条带以外,其他4种病毒BPMV、SBMV、Ar MV及TRSV均未检测到条带;RT-RPA检测SMV的灵敏度达到10-4稀释度。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RT-RPA方法检测SMV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合实验室或者现场快速检测。
摘要:目的评估2006、2011年中国西部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的应用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设计,抽取西部农村AMI患者代表性样本。第一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协作医院。第二阶段,选取2006和2011年两个特定年份,在协作医院中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病历,提取临床信息,评估住院早期(入院24 h内)氯吡格雷的应用情况。分别对每年度的研究数据进行加权计算,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的因素。结果共计32家医院的874份AMI病历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65岁,女性患者占27.5%。2006—2011年,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率从1.49%增加到62.87%(P<0.001)。多因素模型分析中,吸烟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率高于非吸烟患者(OR:2.10;95%CI:1.10~3.99,P=0.024);相对入院时未合并胸痛患者,入院时有胸痛患者更易接受氯吡格雷早期治疗(OR:3.24;95%CI:1.78~5.90,P<0.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氯吡格雷应用率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OR:1.87;95%CI:1.05~3.32,P=0.034)。结论 2006—2011年,我国西部农村AMI患者住院早期氯吡格雷应用严重匮乏的局面得到改善,但其应用率与指南推荐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亟待全面提高早期氯吡格雷应用,进一步改善临床实践。
摘要:为建立塞尼卡谷病毒(SVV)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PA-LFD)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SVV 3D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SVV RPA-LFD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无交叉反应;在40℃、20 min内可检测的最低浓度为56拷贝/μL质粒标准品;通过3次重复试验检测,LFD检测线灰度值变异系数范围在4.49%~9.73%。利用该方法对120份国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SVV的等温、快速RPA-LFD方法,读取结果不依赖任何仪器设备,为猪群感染SVV的现场快速诊断、流行病学研究和根除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