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研究了膨胀石墨(EG)在阻燃软泡聚氨酯铺地材料中的应用,考察了不同种类EG的热降解历程,比较了不同种类EG及用量对阻燃软泡聚氨酯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大膨胀倍率、高成炭性、高热释放量的EG所制备的软泡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性能较好;随着EG用量的增加,软泡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性能提升,但力学性能下降明显。通过临界热通量测试,给出了EG不同测试阶段的阻燃机理,为后续铺地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摘要: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作为大型药用真菌,由于其生长年限长且开发不合理,导致其资源短缺,而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菌丝体。本试验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对杨树桑黄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杨树桑黄液体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杨树桑黄ST菌株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无机盐为MgSO_(4)·7H_(2)O;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4.44 g·L^(-1),蛋白胨7.26 g·L^(-1),酵母膏8.303 g·L^(-1),MgSO_(4)·7H_(2)O 2.618 g·L^(-1),pH自然;此时杨树桑黄生物量产量最高为2.73305 g,与预测值基本一致,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可以显著提高杨树桑黄ST菌丝生物量。
摘要:【目的】探索"大叶"莲雾在广西南宁市地理气候条件下的引种效果及提高其果实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方法】以引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的8年生树龄的"大叶"莲雾为材料,观测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树体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及越冬表现。同时在花果期设计不同的栽培处理,分析通过栽培管理提高"大叶"莲雾果实品质的效果。【结果】"大叶"莲雾在引种地表现出生长萌发力强、抽梢旺盛和座果率高的生长特性,花期可从4月初花芽萌发延续至6月中旬,表现出可多次开花结果的生物特性。在2015年冬最低气温2.8℃,日平均气温≤7℃超过3天的极端气温后,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在花果期采用适宜的管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果实品质。【结论】"大叶"莲雾十分适合广西南亚热带气候区域种植,通过适宜的栽培技术可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莲雾。
摘要:采用600个KASP标记对51个品种进行多态性评价。结果表明:373个标记可以准确判定种质的单倍型,制定DNA指纹图谱,鉴定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其中有两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别携带NOG1基因和GS5基因。由51个品种构成一个自然群体,其多样性为568.50,粳型杂交稻保持系341B与HC-66(籼稻)的多态性为0.82,‘341B’与‘IPM’(籼稻)的多态性为0.80。373个标记可用于设计育种与模块育种。
摘要:目的为了掌握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居民高血压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抽样人群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集中测定血压,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结果北戴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19%,其中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明显高发;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患病率呈现出文化程度高患病率低的态势;不同收入人群中的患病率差异不明显;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体重正常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论高血压是该区社区居民中一种常见、高发病。性别、年龄、体力活动情况、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和肥胖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摘要:利用咖啡、红茶、牛奶为主要原料,开发了一款低糖鸳鸯拿铁饮料。通过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设计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原料配比。同时,采用离心沉淀率、目视浮油感官评分、粒径分布以及LUMiFuge快速稳定性等指标,确定了最佳稳定剂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为咖啡提取液40%、红茶提取液20%、浓缩全脂牛奶8%、赤藓糖醇3%,甜菊糖苷0.007%。稳定剂的最佳组合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微晶纤维素、蔗糖脂肪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卡拉胶之间的比例为7∶6∶4∶2∶1,添加量为0.4%。最终产品兼具红茶、咖啡和牛奶的风味,感官评分高,具备良好的贮藏期稳定性。理化检测结果显示,该低糖鸳鸯拿铁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为9.32±0.24g/100 g,蛋白质含量为1.01±0.12g/100g,脂肪含量为1.12±0.07g/100g,茶多酚含量为213.75±0.49mg/100g,咖啡因含量为327±0.63mg/100g,总糖含量为1.29±0.07g/100 g,符合国家标准中对“低糖”宣称的含量要求。产品不添加乳粉,不含反式脂肪酸和人工甜味剂,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摘要: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采用"机械预处理+厌氧消化"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200 t/d。机械预处理阶段主要采用自动分选、固液分离、水力除渣技术,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的分选出餐厨垃圾中的塑料、金属等杂物,并将剩余部分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质转化成高浓度有机浆料。餐厨垃圾中的油脂经过提纯后制得纯度在98%以上的毛油,预处理生成的有机浆料进入CSTR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转化成清洁能源—沼气。该项目实际运行中日均处理餐厨垃圾193.4 t/d,沼气产量为13 924.8 m^3/d,其中CH_4质量分数为63%,毛油产量为3.8 t/d,油脂回收率达87%。
摘要:目的为了掌握秦皇岛北戴河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居民中糖尿病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抽样人群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集中采血测定血糖,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结果北戴河区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4.3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明显高发;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患病率呈现出文化程度提高患病率降低的态势;不同收入人群中的患病率呈现出中间略低两头略高的态势;不同体重指数人群中,体重正常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论糖尿病是该区社区居民中一种常见、高发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和肥胖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摘要:目的优选木鳖子脂肪油的提取工艺,明确其炮制前后脂肪油成分“质”“量”差异,为木鳖子的炮制机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索氏提取法提取木鳖子脂肪油,通过设计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不同因素水平,考察木鳖子脂肪油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木鳖子和木鳖子霜的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木鳖子制霜前后脂肪油成分的变化,确定其差异性脂肪油。结果优选出木鳖子脂肪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6 h,提取温度为85℃。木鳖子制霜后脂肪油的总量下降,但其成分类别无明显变化,共鉴定出14个脂肪油成分。通过对炮制前后14个脂肪油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贡献值,筛选得到8个含量具有显著变化的脂肪油成分。结论木鳖子制霜后去油率为13%左右,脂肪油种类无明显变化,但多个脂肪油成分相对含量具有显著变化,木鳖子制霜后脂肪油成分变化对其质量和药效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HCV RNA对HIV和HCV合并感染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疗效、肝脏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招募我国河南既往有偿供血人群中接受HAART治疗的HIV/HCV合并感染者275例,每6个月随访一次,定期检测HCV RNA、HIV RNA、CD4T淋巴细胞计数、肝脏功能指标和血脂等实验室指标,采用卡方检验、成组设计秩和检验比较HCV RNA阳性组和HCV RNA阴性组HAART治疗后HIV病毒抑制率、免疫学应答、肝损伤和血脂的差异。结果HAART治疗6月以上患者中,HCV RNA阳性组和HCV RNA阴性组HIV完全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6%vs.38.5%,Х^2=1.150,P〉0.05);HAART治疗前(286个/μl vs.209个/μl,Z=0.734,P=0.463)、治疗后6个月(310个/μl vs.362个/μl,Z=0.562,P=0.574)、12个月(378个/μl vs.289个/μl,Z=1.091,P=0.275)、18个月(363个/μl vs.288个/μl,Z=1.435,P=0.151)、24个月(413个/μl vs.348个/μl,Z=0.939,P=0.348)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HCV RNA阳性组和HCV RNA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 RNA阳性组血清ALT(55.0U/L vs.29.5U/L,Z=6.789,P〈0.01)、AST(46.0U/L vs.33.0U/L,Z=4.890,P〈0.01)、TBIL(9.3mmol/L vs.7.2mmol/L,Z=3.748,P〈0.01)水平显著高于HCV RNA阴性组;HCV RNA阳性组HAART治疗后发生肝损伤的风险显著高于HCV RNA阴性组(调整后优势比aOR=3.8,P〈0.01)。HIV/HCV合并感染者HCV RNA阳性组TG水平显著低于HCV RNA阴性组(1.2mmol/L vs.1.4mmol/L,Z=1.936,P=0.043)、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HCV RNA阴性组(1.5mmol/L vs.1.3mmol/L,Z=2.251,P=0.024)。结论HCV RNA对HIV/HCV合并感染者HAART治疗后HIV病毒抑制率无影响,亦不影响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的恢复;HCV RNA是HIV/HCV合并感染者HAART治疗后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能减轻HAART治疗引起的血脂异常。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