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历史文化名镇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评选的4批共计14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历史上重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及事件入手,结合对地理地形的分析,探讨了历史文化名镇分布的地域性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对于历史文化名镇的分布的影响。
摘要:冷再生混合料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在级配设计中的不同是由于RAP的掺入对混合料的影响,特别是RAP在回收过程中的高变异性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采用RAP的原样筛分和抽提筛分级配曲线添加一定比例新集料进行级配设计,然后采用贝雷法的级配设计理论,基于粗集料骨架嵌挤,细集料逐级填充的设计思路进行级配检验,在满足[CA]、[FAc]、[FAf]3个参数的要求后,反算贝雷法设计密度,分析了RAP的掺入对贝雷法设计密度及3参数的影响,同时依据混合料的低温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动稳定度和间接拉伸疲劳寿命来评价两种级配混合料的性能,最后给出合理的贝雷法设计密度及应按照RAP的抽提筛分级配曲线来调整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摘要:目的: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方法:乳化超声法制备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采用包封率(Y1)和粒径(Y2)作为考察指标,选择脂-药比(X1)、固液脂质比(X2)、表面活性剂浓度(X3)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绘制模型效应面图,并验证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脂-药比为16.4,固液脂质比为4.7,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3%。所得3批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封率分别为85.7%、84.9%和85.1%;粒径分别为166.9 nm、168.4 nm和170.3 nm,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制备的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基本外貌为圆形,无粘连现象。根皮素存在状态由结晶态转变为无定型态。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释药过程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Box-Behnken实验设计可用于根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处方的筛选,为后续体内外研究奠定了基础。
摘要:土工织物充填管袋是土工包裹系统的一种,它用编织土工布缝合而成,再用高压泥浆泵充填砂浆,最终形成管状袋体,优点众多,可用于堤坝填筑、抗洪抢险等工程中,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关于土工管袋形状、高度、张力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针对高充填压力情况的,而中国实际工程中较多的是充填压力较低即袋体扁平的情况,因此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现有无量纲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并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低充填压力下的袋体特性计算方法并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被制成图表,方便实际应用时查找参数。
摘要:针对传统相似手写汉字识别系统(SHCCR)受特征提取方法的限制,提出采用深度神经网(DNN)对相似汉字自动学习有效特征并进行识别,介绍相似字符集生成方法和针对相似汉字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具体结构,研究对比不同的训练数据规模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DNN能有效地进行特征学习,避免了人工设计特征的不足,与传统基于梯度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VM)和最近邻分类器(1-NN)方法相比,识别率有较大的提高;且随着训练样本增加的同时,DNN在提高识别性能上表现得更为优秀,大数据训练对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识别率作用明显。
摘要:海量天体光谱数据的自动分类是大型观测计划项目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设计一种基于覆盖算法的天体光谱自动分类方法.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得到各类样本的支撑点(代表点),然后在分类时只需计算待分类样本到各类支撑点的距离,并将与之最近的支撑点所在的类别作为待分类样本的类别.通过对正常星系、正常恒星、星暴星系和活动星系核的模拟和实测光谱进行分类实验,并与 SVM 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训练速度快、分类准确率高等特点.因此,本文的自动分类算法对大型观测计划所获得的海量天体光谱数据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聚合物共挤模具结构对制品成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模具交汇夹角对熔体厚度及离模胀大有着明显的影响。文中采用Carreau黏度模型和Picard迭代计算方法,深入研究了外层为聚十二内酰胺(PA12)、中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内层为聚丙烯(PP)的3层微管共挤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外层熔体交汇夹角增大时,PA12厚度增加,EVA和PP厚度减小,内外径均减小,胀大率增大;中层熔体交汇夹角增大时,EVA厚度增大,PA12和PP厚度减小,内外径均减小,胀大率减小;两处熔体交汇夹角同时增大时,PA12和EVA厚度增大,PP厚度减小,内外径均减小,胀大率增大。3层共挤实验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该研究结果能够为聚合物多层共挤模具的流道结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为研究小行星星壤在低速侵入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利用落塔实验舱构建微重力环境,制备典型的无黏性星壤模拟物,利用恒速加载方式模拟采样器等装置侵入星壤的过程,测量了模拟物的承载强度和边界应力随沉降深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模拟物表面形貌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微重力下星壤的承载能力较地球重力环境下大大降低,其响应特性更接近于流体,且与侵入速度、星壤孔隙率、颗粒粒径级配、侵入体尺寸等因素相关联。实验结果可为小行星表面着陆和采样装置的设计与验证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摘要:针对拖拉机田间作业时平衡控制系统适应性差、响应慢和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自适应平衡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检测、PLC控制、电液比例换向阀驱动和支撑液压缸响应,可以通过PLC对倾角传感器检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值小于设定值时,则无需调节;当检测值大于设定值时,则自适应调节四个支撑缸的伸缩来使车身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处于倾斜位置的拖拉机进行有效调平,效果良好。
摘要:颗粒层内的沉积粉尘是影响颗粒床过滤器除尘效率和操作压降变化的重要因素,考虑颗粒层内沉积粉尘对除尘过程的影响,基于捕集单元的收缩管模型,建立了二维的气固错流移动颗粒床过滤器除尘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主要设计和操作参数对颗粒层除尘效果的影响,并对颗粒层内气体流动规律、粉尘沉积特点和气体含尘浓度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颗粒层内的沉积粉尘在气、固流动方向上具有二维分布的特点,沉积粉尘分布导致局部气体过床的阻力和捕集单元除尘效率的变化。模型计算结果和高温煤气除尘实验数据比较表明,表观过滤气速0.1~0.3 m/s范围内,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适用于过程的设计和优化。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