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山区峡谷桥址地形模型入口边界确定问题,以贵州省湘江特大桥桥址处地形为依托,选择维多辛斯基曲线作为地形模型过渡段的基本曲线形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曲线参数进行计算,并结合关联度权重确定法确定最优过渡段曲线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1 500的桥位地形模型,分别进行了有、无过渡段地形模型的风洞试验,对比了地形模型有、无过渡段对桥位桥面高度处横桥向风速、风攻角以及桥梁总长1/4跨、1/2跨、3/4跨风剖面的影响。过渡段曲线的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过渡段可有效降低模型边界后方气流等效风攻角,并最大程度地保持入流风速,减小过渡段后湍流度;设置过渡段后风速场分布特性与入流参考风速场分布特性的一致性较好。地形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曲线过渡段使风剖面逐渐抬升,气流过渡平缓,不存在明显的加速效应,剪切层发展较慢;设置过渡段后不同风剖面位置处平均风速较无过渡段时大,湍流强度较无过渡段时低;设置过渡段对桥梁主梁高度处风攻角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有、无过渡段时的风攻角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采用优化后的过渡段使风剖面逐渐抬升,减小了"人为峭壁"对地形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总体大于无过渡段时主梁高度处横桥向风速。
摘要:通过传统的方法,制备了两种对水和空气稳定的四烷基膦类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是:己基三丁基膦四氟化硼和己基三丁基膦双三氟甲基磺酸亚胺。在T=283.15-353.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两个离子液体的密度、动力粘度及电导率。讨论了温度、阴离子结构对离子液体的性质的影响。结合文献报道的其它离子液体,讨论了该类离子液体性质随阳离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并与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性质进行了比较。通过经验方程,利用密度数据计算了两个离子液体的重要热力学性质参数,例如:分子体积、标准摩尔熵及晶格能等。并将估算性质与传统的咪唑、吡啶类离子液体进行了对比。通过密度和电导率确定了离子液体的摩尔电导率。讨论了Vogel-Fulcher-Tamman(VFT)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对于粘度和电导率拟合的可行性,并估算了电导活化能及流动活化能。通过Walden规则,描述了密度、粘度及电导率之间的联系。有关研究对新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工业化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摘要:为了提高舰船排气红外辐射监测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波法的排气烟羽温度测量和辐射强度计算方法。利用声速与温度的关系,建立排气温度场声学测量模型,通过声波传感器测量的声波传递时间,重建排气烟羽温度分布。利用该温度分布,通过解算红外辐射模型,获取排气红外辐射强度。通过仿真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声波法的温度场重建方法在5%的测量误差水平内具有良好的重建效果,基本解决了舰船排气温度场和辐射强度实时计算的数学模型问题,为进一步开展舰船红外辐射实时监测技术的实船应用奠定了基础。
摘要:提出一种解决球形巡检机器人动态平衡控制的方法.利用微分同胚和输入变换建立级联非线性系统模型,设计了基于sigmoidal函数的状态反馈控制律.该方法能保证闭环系统的状态全局渐近收敛到期望的邻域内.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摘要:嫦娥工程二期要求嫦娥3号的安全降落是最为关键的任务.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根据经过模糊处理并加入噪声的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原始的高分辨率图像,实现了月球探测器着陆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采用局部Sparse-Land模型,从美国阿波罗计划获取的月球影像、嫦娥1、2号卫星影像和嫦娥工程二期试验中获取的月球探测器图像中提取了大量训练图块,采用K-SVD算法完成了高、低分辨率过完备字典A l和A h的学习,通过求解优化问题,获得待处理低分辨率图块的稀疏表示,并将表示系数用于A h,以生成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块.最后,运用最小二乘算法,得到满足重构约束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表明其在视觉效果及PSNR和RMSE指标上均优于插值方法和Yang的方法.
摘要:新型高精度超流体陀螺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量程较小,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领域.为此,提出了基于全程监测的超流体陀螺量程扩展方法,并设计了实现方案.该方法采用调整其面积矢量方向并在初始时刻注入热相移的技术,避免了超流体陀螺的工作点达到盲点,从而实现对其工作点的全程监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算角速度测量值,使超流体陀螺的测量量程不再受到限制,并且能够判别旋转的极性.
摘要:设计了一种采用不同波长的蓝光二极管合光作为抽运源并采用双端抽运的方式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使用波长分别为444 nm和469 nm、抽运功率分别为3 W和1.4 W的蓝光激光二极管作为抽运源,对12 mm长、0.3%掺杂浓度的Pr:YLF晶体进行抽运,并且使用三硼酸锂晶体作为倍频晶体来实现倍频,匹配方式为I类相位匹配。通过对谐振腔参数进行优化,当5700 mW的抽运功率注入晶体时,输出了1005 mW最大输出功率的320 nm紫外连续激光,光光转换效率约为17.6%。
摘要:为支撑堆芯熔融物压力容器内滞留有效性评估,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某先进压水堆堆芯辐射传热数值模型,对严重事故下围板及吊篮的熔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靠近堆芯燃料组件轴向功率分布因子峰值的节点,围板及吊篮的熔融行为较为显著;在同一节点处,围板的熔融并不是均衡发展的,最先熔穿的区域多发生在外围多个燃料组件交汇处,而吊篮的熔融则呈现出由内向外均衡扩展的变化趋势;压力容器外壁面的换热条件对堆芯围板及吊篮的熔融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燃料组件发射率的设置对堆芯围板及吊篮的熔融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可以为堆芯熔融物压力容器内滞留有效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介绍了C波段单层16单元矩形径向线螺旋阵列天线的模拟优化结果,对按照优化结构尺寸加工的天线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利用设计的用于连接标准接口和耦合输入口的阻抗变换器,采用标准线极化天线比较法对阵列天线辐射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3.8~4.2GHz的频率范围内天线增益大于17dB,口径效率大于74%,天线轴比小于1.3dB,驻波系数小于1.2,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摘要:采用pH梯度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脂质体,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利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制备条件。用RP-HPLC法测定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形态与粒径。结果表明,制剂平均包封率为(50.18±2.87)%,平均粒径162nm。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