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Photocatalysis activated by visible light remains highly ***,we report novel MoSe2/ZnO/ZnSe(ZM)hybrids fabricated via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VI)under visible light *** hybrids show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ability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compared to pure ZnO owing to good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nd rapid electron transfer and *** ZM hybrid shows the highest Cr(VI)reduction rate of 100%.Moreover,the photocatalytic Cr(VI)reduction process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photoinduced electrons.
摘要:四川丘陵地区平均坡度为18°,适合北方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难以适用。结合丘陵地形特点,针对履带式农机在坡道行驶的稳定性问题,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履带农机车体的三维模型,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Track(LM)中建立履带行走机构模型,并建立农机行驶稳定性数学模型。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对农机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优化,该履带式农机最大爬坡角度为25°,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和抗侧翻能力。该研究可为改善履带式农机行驶稳定性提供参考。
摘要:分析轮胎磨耗的影响因素和轮胎磨耗机理,介绍205/55R16 91V出租车专用轮胎的开发。针对出租车轮胎的使用特点,对轮胎的结构和胎面胶配方等进行设计。成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强度、脱圈阻力、高速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同时轮胎的耐磨性能满足出租车行驶里程需要。
摘要:介绍ST205/75R15 8PR拖车专用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外直径682 mm,断面宽206 mm,行驶面宽度138 mm,行驶面弧度高6.5 mm,胎圈着合直径378.8 mm,胎圈着合宽度166 mm,断面水平轴位置(H_(1)/H_(2))0.98,胎面采用4条折线纵沟对称花纹,花纹深度7.3 mm,花纹饱和度67%,花纹周节数62。施工设计:胎体采用2层1440dtex/2聚酯帘布,带束层采用2层2+2×0.35HT钢丝帘线,采用两鼓胶囊成型机二次法工艺成型、热板式硫化机氮气硫化。成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强度、脱圈阻力、高速和耐久性能均达到相应的设计和标准要求。
摘要:以195/65R15轿车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研究行驶面宽度对轮胎滚动阻力、噪声和高速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驶面宽度增大8 mm,对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高速性能、耐久性能和耐磨性能影响不大,轮胎的强度性能提高,接地印痕面积、滚动阻力和噪声增大,舒适性改善,制动性能和操纵性能下降,证明行驶面宽度是轮胎轮廓设计的重要参数,对轮胎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具有重要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自吸离心泵蜗壳内瞬态流动特性,分别对有、无回流孔时的模型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得到了蜗壳内压力脉动特性和蜗壳回流孔处的瞬态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孔的存在使蜗壳内压力脉动更加剧烈多变;蜗壳内最大幅值监测点处的蜗壳断面上,存在强度较大、位置对称、大小不等的反向二次流漩涡;回流孔向蜗壳的流出口处存在较大的涡量,且在此处的蜗壳断面和其垂直截面内都有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漩涡流动结构;有回流孔时的最大脉动幅值在0.8、1.0和1.2倍设计流量工况下比无回流孔时相应工况下的幅值分别增大35.5%、13.7%和19.6%.
摘要:为实现世界首条500 kV交联聚乙烯海缆的研制,对海缆交流电阻设计、绝缘缓冲层的选择、软接头电场设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缆敷设后各相距离较远,临近效应对海缆交流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绝缘线芯的热膨胀试验可以确定绝缘缓冲层的厚度;控制软接头恢复绝缘与本体绝缘之间交界面电场是对海缆软接头进行电场设计的关键;基于海缆金属护套、铠装层上的感应电压计算是进行确定中间接地位置的重要基础。
摘要:目的拟建立一种将自主最大笑容(AMS)三维面像与数字化三维牙列模型整合的方法,以实现在三维面像背景下显示数字化正畸终末位设计的目的。方法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通过手动注册和全局注册功能,将AMS三维面像和初始牙列模型进行配准对齐,然后用终末位牙列模型在原位替换初始牙列模型,并去除AMS三维面像口内区域,从而实现AMS三维面像和终末位牙列模型的融合显示。计算AMS三维面像和初始牙列模型上4组对应标志点对间的距离,通过配对t检验评估配准操作的准确性。结果该方法成功实现了AMS三维面像与初始、终末三维牙列模型的整合。两次配准对齐后,点对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19±0.55)mm和(1.55±0.59)mm。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组内相关性系数=0.91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AMS三维面像与数字化初始、终末三维牙列模型整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实现在三维面像背景下数字化正畸终末位设计效果的显示,从而提升以隐形正畸为代表的数字化正畸终末位设计的质量。
摘要:针对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复杂工况条件下的设备防雷问题,分析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引起设备损坏的雷电危害和其危害方式。根据不同种类雷电危害的特点及监测设备的防护需求,设计采用由多针型避雷针、信号线屏蔽套管、防雷器、多级电源开关和人工接地网等装置构成的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结合的综合防雷系统,为边坡稳定性监测设备提供防雷保护,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摘要:提出了一种由蜂窝桥面板和U型主梁组合而成的新型全GFRP桥梁结构,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开展公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正常使用状态的竖向位移、极限承载能力状态的GFRP材料应力和粘结界面剪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该结构形式具有构造简单、受力合理、施工方便的特点,有望在全FRP车行桥梁中推广应用。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