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因瓦合金具有极低的热膨胀系数,但较低的力学强度严重制约其在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因瓦合金的强度,借鉴微合金化思想,设计了V-N微合金化因瓦合金。采用维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微量V、N对热轧因瓦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V-N微合金化因瓦合金的热轧组织显著细化,硬度和抗拉强度显著增加;随着N含量增加,其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且分布更为均匀,抗拉强度进一步增加。V-N微合金化因瓦合金的基体上析出了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V(C,N)第二相,尺寸约为400 nm,其钉扎晶界和位错。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位错强化是V-N微合金化因瓦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
摘要: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具有关键性影响.为进一步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需充分结合其投资数额大、非盈利性、管理程序严格等独有的特点,综合考虑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得出关键性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进行结构化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层级,即根本层、中间层、表象层.基于对上述结果的分析,文章针对性地提出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本.
摘要:以城市绿地为对象,GeoEye-1遥感融合影像为背景,采用Moran’sⅠ指数测度绿地单元的相关性进行预抽样,并以预抽样的结果为先验知识,在可靠性95%和精度85%的水平上进行抽样设计,对实验区(沛县)的绿地覆盖面积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城市绿地覆盖面积估计为14.81 km2,占城区面积的27.73%,与一般抽样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抽样精度提高了3%,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好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也为采用实时遥感影像数据监测城市绿地变化的动态提供了有效地估计方法。
摘要:某型火箭发射塔架摆杆系统在展开过程中出现展开速度不均匀的现象,为研究塔架摆杆系统的柔性特性对其展开的影响,采用Pro/E软件对塔架进行实体建模,运用ADAMS及Patran/Nastran,分别采用了刚性体和柔性体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摆杆展开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单独考虑了摆杆系统两个主要部件的柔体特性对于其展开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特性对塔架摆杆系统摆开过程中的速度不均有一定影响,而其两部分主要柔性部件对于其展开时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表现为主轴的柔性是整个柔性摆杆系统出现速度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摘要:针对旧式Brabender810602双转子流变仪的数据采集系统相对落后等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根据工艺要求提出数据采集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西门子S7-200 PLC为主控制器,采集工艺所需的模拟量信号;采用温控器及PID算法,实现对密炼室温度的精确控制;应用WinCC组态软件编制人机界面,对整个密炼工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将采集的数据与HAAKE流变仪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改造后的Brabender双转子流变仪的实际性能稳定可靠。
摘要:为了研究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各向异性和力学性能,对排水性沥青磨耗层进行优化,自行改装设计了车辙板渗水系数测试仪。该装置能够模拟实际雨水在路面中渗流的过程。研究对10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以及利用自行制作的渗水试验仪进行了渗水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性沥青磨耗层的力学性能与排水性能呈负相关关系;对于同一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随着空隙率的增大,力学性能逐渐减小而排水性能增强;增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其力学性能和排水性能均有所增强。各向渗水差异性主要发生在横向渗水过程中,竖向渗水差异不大;增大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公称最大粒径可减小其各向异性。研究得出的最佳空隙率为18%~21%,坡度设置为1.2%~1.5%,可增强其排水性能。研究成果对排水功能性沥青路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摘要:宽带前置放大器是磁共振仪器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决定了整个仪器X核通道的检测灵敏度.根据射频电路理论以及磁共振波谱仪整体性能指标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可应用于高场核磁共振波谱仪的高性能宽带前置放大器.实测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核磁共振波谱仪宽带前置放大器在15 MHz^300 MHz频率范围内,其工作性能达到:带内增益>38 dB,带内平坦度<1.5 dB,噪声系数基本保持在1.2 dB以下,射频开关切换时间<1.5μs,具有带内增益平坦度高,噪声系数小,发射状态下放大器前端保护电路隔离度高,以及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准确、简洁的特点.同时高场核磁共振碳和磷等杂核实验显示,利用所研制的宽带前置放大器可检测到具有较高信噪比的NMR信号.
摘要:基于ARM2410开发平台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GU(I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开发环境Qt/Embedded3.3.5,设计了基于8通道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ADS7844的数据采集应用程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检测装置中采用这个程序对电压电流信号采样,并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进行频谱分析,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等特点。
摘要:为探究道路绿带对地表温度(LST)的影响,以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8四季遥感影像,反演了19条主要道路的地表温度,并计算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对道路结构和植物配植进行基础调查后,对LST数据进行采样,分析了不同行道树的降温效果。利用散点图分析了NDVI和LST在样点尺度和道路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夏季,当道路宽度在30 m~55 m之间时,“白蜡+国槐”组合的降温效果最好,平均降温1.11℃,当道路宽度在60 m~85 m时,“二球悬铃木+白蜡”组合的降温效果最好,平均降温1.52℃;(2)在道路剖面折线图上,道路NDVI和LST呈现镜像关系;(3)在样点尺度上,NDVI和LST夏季相关性最强,两者为负相关。因此,研究不同道路绿带形式和尺度下LST变化,有助于优化道路绿带群落结构。
摘要:针对汽车变速箱优化设计中所存在的大计算量、多图表问题,提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映射辨识.根据BP 网络的在特征识别上的优势,以其为工具,通过算法改进,对设计数据进行应用以提高计算速度和编程处理能力,消除数据的“组合爆炸”现象.对具体数据、图表的实际应用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很好地表达原图表数据关系,使数据应用更加灵活、方便,数据的识别精度能够满足计算要求.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