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哲学"
64,8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轨道交通设施的美学设计对乘客体验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天工》2025年 第3期 67-69页
作者:邓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通过深入探讨轨道交通设施美学设计的意义,分析了轨道交通设施的美学设计对乘客体验的影响,包括视觉美感的提升、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体验、情感共鸣与归属感的增强、行为模式的引导与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提升乘客体验的轨道交通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潮《幽梦影》中的趣观自然及其视听维度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2025年 第1期 178-184页
作者:伏爱华 吴煜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合肥230039 湖南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138 
明清之际,“趣”集中体现为艺术论、审美论,张潮将“趣”由一种艺术的审美判断标准引申为一种世俗化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致。由此出发的自然审美,即是以“趣”的眼光去观照自然,进而追求与自然合一的审美人生境界。以西方当代自然审美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尼采与伊壁鸠鲁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2025年 第1期 91-103页
作者:宋海勇 包利民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尼采对伊壁鸠鲁的关注持久而复杂,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尼采中期哲学的转向中。随着尼采放弃早期的艺术形而上学计划,伊壁鸠鲁逐渐进入到尼采的哲学视野之中。伊壁鸠鲁关于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的主张引起中期尼采的强烈共鸣,也缓解了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NCSCOLOR的色相-色调感性模型构建
收藏 引用
《丝绸》2025年 第1期62卷 1-10页
作者:薛媛 白圆圆 姜茸凡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西安710048 
中国应用色彩体系(CNCSCOLOR)基于中国人眼视觉实验所开发,但在国外色彩体系的早期市场占有下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尝试开发一套易于学习推广的模型,以促进其普及和应用。首先通过对三维色彩体系的研究分析,借鉴日本PCCS色彩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费赫尔后现代艺术批判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 第2期 101-106页
作者:许继超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150086 
费赫尔是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在美学研究方面,他站在现代性立场上,对后现代艺术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艺术观,费赫尔认为大写艺术的存在具有合理性。费赫尔指出,后现代艺术不区分“高雅”与“低俗”、不再包含乌托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面前,美学何为?——以哲学对艺术的介入为视角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1期48卷 109-116页
作者:桑陌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北京100088 
当代艺术的发展日渐冲击了美学原本赖以生存的学科基础,使其面临着各种非议。“美学的不满”看似是一个美学领域的老话题,然而朗西埃再次提出的这一问题,实际指向了美学的存在危机。当代艺术实践不断将“美”从自身排除,取而代之的是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蹈艺术作品中形象塑造的美学价值
收藏 引用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1期21卷 20-24,42页
作者:刘岩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辽宁沈阳110818 
舞蹈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是在舞蹈编创、舞蹈演员、配乐、服饰道具等相互配合之下展现出来的,其中舞蹈演员艺术形象的塑造对一部作品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更能凸显艺术美学的价值。探讨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找寻提高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像即王像”:柬埔寨“那伽护佛”造像与佛教圣王观的构建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 第1期 48-55,F0003页
作者:李颖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 
“那伽护佛”是柬埔寨最重要的佛教敕造艺术主题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神圣王权符号。本文以吴哥班迭喀黛寺“那伽护佛”主题造像为主要对象,依次论证主题形式的意涵与佛教降魔叙事及密乘话语的关联性,并结合历史文化情境,主张主题旨在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动画亟待“成人”意识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8年 第3期 138-140页
作者:於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动漫产业”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曝光度最高的词语之一。2004年以来,政府连续出台了若干项政策,意图推动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其中不乏“电视频道黄金时段不得播放进口动画片”等强硬手段,为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动漫艺术与民间艺术发展的美学思考——以河北民间艺术为例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6期40卷 121-123页
作者:刘桂荣 闫树涛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数字化时代已渐趋式微,当代流行的数字动漫艺术也因其缺乏创意而为人所诟病。从美学的角度看,要解决这一困境,就是要实现动漫艺术和民间艺术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互动,使动漫艺术从民间艺术中获得丰厚的内容资源和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