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哲学"
64,863 条 记 录,以下是4961-4970 订阅
建构当代艺术表征范式的一种尝试——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思想述评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16年 第6期 75-80页
作者:延永刚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一度被西方学界誉为20世纪末最为重要的艺术理论。然而,在中国的理论旅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作为朗西埃的批评对象存在从而显得学术光芒十分暗淡。重估其学术价值的方式之一是将其放到上世纪90年代法国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 第4期 182-187页
作者:杜卫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探求对国人进行感性启蒙和反思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传统美学和吸收西方现代美学而创造的一种审美人生观,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思想是建构与本民族传统美学血肉相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现代性的矛盾性——反思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概念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4期 12-17页
作者:殷曼楟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当代,现代性的求新逻辑业已成为艺术的"传统"和常态,而它所表现出的不断自我消耗、自我否定的趋势也颇令人忧虑。倡导现代性的先驱波德莱尔其实对该问题有更为辩证的见解。其艺术二重性观点既肯定了短暂、偶然的一面,也认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宗教的救赎与文化的复兴——柳宗悦与张道一民艺思想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年 第4期 104-108,212页
作者:陈青 黄本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柳宗悦与张道一两位学者的民艺理论体系在搭建伊始就已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趋向。柳宗悦以宗教的视角审视民艺的内涵。张道一在传统文化的回望中搭建了民艺研究的文化平台。在民艺的功能归旨、审美旨趣、经济指向及研究方法中,柳宗悦不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国维美学思想浅析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2期35卷 27-29,107-108页
作者:钱士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国维从青年时代就深受叔本华和康德学说的影响,强调文学的美感特征和精神意义。其美学思想就是把艺术视为人生解脱的工具,要使人的主观精神从客观桎梏中解放出来。他由此出发,用西方理论为构架审视传统文艺,在我国美学史上第一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文论的普世价值再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 第6期 40-47页
作者:殷国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 
中国传统文论源远流长,是华夏民族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历史结晶,是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具有普遍的美学价值。这种普世价值在全球化语境中,通过中外文学的交流比较研究,正在日益显现出来。事实上,把这种普世价值作为中国文论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杜威的宗教观
收藏 引用
《理论学刊》2002年 第3期 63-66页
作者:赵秀福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 
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有着极大的差别,自问世之日起就一直遭到各种严厉的批评,其中最为严厉的批评就是杜威漠视具有终极意义的问题。杜威在其代表性著作《艺术即经验》以及其他著述中对艺术问题的探讨,可以视为对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足于艺术实践的中国审美意识史研究——评朱志荣主编的《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8年 第2期34卷 240-244页
作者:毛宣国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从审美意识史的角度展开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是中国美学家追求的一个目标。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宗白华一贯重视审美意识史的研究,他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到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造,要在中国古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和现代工业
收藏 引用
《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 第11期 24-25页
作者:凌继尧东南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美和功能、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学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盘点世界十大教堂
收藏 引用
《中外文摘》2019年 第11期 I0002-I0003页
圣约翰大教堂位于纽约市曼哈顿西北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大教堂。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后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融入了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