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哲学"
64,863 条 记 录,以下是4991-500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与神同在——略论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02年 第3期 49-53页
作者:彭肜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17年 第6期 70-71页
作者:刘欢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道教是中国唯一由本土生长孕育起来的宗教。道教从哲学、文化艺术、炼养功法、医学美学等方面都为中华宝贵精神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不朽贡献,也极大地影响了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难怪鲁迅先生称“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与政治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 第6期 55-61页
作者:孙绍振 毛丹武福建师大中文系350007 
从人类的审美意识诞生的那一刻起,审美就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产生了无法割断的联系。伴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美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渐渐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分离,艺术否定性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真正获得了自身的审美主体。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智慧形式的特征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5期27卷 40-43页
作者:姜耕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中西智慧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则是以个别突破,即通晓细节见长。以实践的智性之光照亮整体结构,以主体悟性构成多方位辐射,道禅赋予形式张力与神秘的东方色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孙子文化创意开发的整体思路与重点项目
收藏 引用
《孙子研究》2023年 第3期 107-120页
作者:姚振文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 
孙子文化创意的不足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孙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孙子文化品牌的打造。本文从“面向市场”进行文化内容创意、“形神兼备”进行文化产品打造、“双线交错”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内外结合”实现文化经营创新等四个层面,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前进中的艺术学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7年 第3期23卷 7-11页
作者:易存国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艺术学在学科建设上有一些基本问题尚需展开深入思考与探索,尤其是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更应针对某些混乱现象进行考察与清理。本文从当下国内艺术学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出发,做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与学界专家同仁共同推进中国艺术学学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明代审美文化影响下的女性外部形象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5年 第9期 91-94页
作者:张天一浙江理工大学 
人们通常认为,现实生活中女性外部形象的变化,总是先归之于政治、经济、伦理以及现在最流行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信息发布等因素。但实际上,人的生活始终无法离开审美文化。什么是“审美文化”?它不是艺术和美学低就文化的其它领域,更不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的碰撞与交融
收藏 引用
《中国市场》2014年 第24期 101-102页
作者:邢艳春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生存方式、哲学观念、思维模式以及感知方式等因素制约、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而肥沃的土壤中孕育了中国传统美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美学一向是古代艺术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艺术再现所激发的审美经验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 第4期 219-220页
作者:刘卉天津工业大学 
本文对艺术的再现所激发的若干审美经验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如幻觉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等等不同门类艺术作品的再现所引发的审美体验都是具有差异的,从而充分体现出艺术再现的无穷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音乐表演"意象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2年 第4期18卷 49-54页
作者:冯效刚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江苏南京210013 
意象 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先哲们以其独特的思维提出的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概念 ,它主要指向艺术创作思维—— 形象思维 的过程 ,对解释艺术活动中的创作主体——艺术家的创造思维活动规律极为合适 .音乐意象是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