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030402"
1,1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1-1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山哈·霓裳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2018年 第5期 78-78页
作者:武亚卫 孙立君 
2018年4月18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主办,丽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展演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民族大学组织师生参观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文物古籍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
收藏 引用
《满族研究》2023年 第3期 117-117页
作者:大连民族大学 
为落实国家民委关于组织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的有关要求,9月16日,大连民族大学组织师生参观团赴京参观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党委副书记、校长丁克毅,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倾情帮扶结硕果(三句半)
收藏 引用
《民族大家庭》2010年 第1期 53-53页
作者:覃先明 
2004年春,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民宗委新农村工作队进驻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白岩坪村。面对这个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9%,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主导产业不明显的贫困村,省民宗委新农村工作队在深化村情认识的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文化传播路径
收藏 引用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5期23卷 1-11页
作者:朱尉 周文豪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指引。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对比分析,从历史和现实视角出发,结合各民族成员的文化心理与传播互动,对文化认同的深层影响展开分析;从理论探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笔谈(Ⅱ)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5期26卷 93-116页
作者:高世杰 焦金波 王保生 尹茵 李奥 韩硕 李雪阳 李婷 肖春雷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基地 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生工作处 新疆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政策目标要求。十多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制度的历史脉络及变迁逻辑:一项历史制度主义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民族学论丛》2024年 第3期 75-84页
作者:王慧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作为一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制度,统一战线制度百年演进,历经初创与探索、构建与曲折、重建与巩固、创新与强化四个阶段。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可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和历史观两个维度加以考察。就结构性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少数民族的四大类文字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2000年 第9期 51-51页
作者:郑华金 
建国前 ,我国只有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佤族和通用汉文的回、满、畲族等二十二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且其中有的民族文字很不科学 ,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权威解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章的设计理念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2019年 第10期 41-41页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于9月27日上午在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代表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为模范集体代表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晃:微机管理县级民族成份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1999年 第3期 27-27页
作者:吴培生 
研究我国民族成份的管理,特别是采用现代化手段对民族成份进行科学的管理,已是我们民族事务部门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新晃县民委通过两年的努力和探索,开发了一套民族成份管理系统,即“双脑”记忆系统。其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民委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书速递
收藏 引用
《检察风云》2018年 第24期 83-83页
作者:小野不详 
本书,通篇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即谁来承担责任。作者建构了一种分析法律责任模型。他在刑法、合同法和侵权法的框架下讨论了27种假设情况,诸如刑法中的机器人士兵、合同法中的外科手术机器人以及侵权法中的人工智能雇员等,目的是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