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还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情绪调节能力方面,美术教育通过视觉艺术的独特魅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语言的表达渠道和情绪宣泄的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方面的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AIGC技术在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逻辑,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考虑到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独特性,以及培养周期短、内容不全面等挑战,AIGC技术的融入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研究指出,通过针对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实训改革的实践路径,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
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校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告设计教学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无论是设计创意还是设计表现,以及教学手段都需要改进和创新。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将竞赛模式融入教学,运用以赛代练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仅结合了社会文化的需要,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广告设计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古琴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士人文化的代表,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程内容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讲好中国故事,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相统一”。而中小学作为培养现代文人的摇篮,将古琴音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这一举措势在必行。本文从古琴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入手,分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古琴音乐的重要性,旨在弘扬优秀传统音乐,推动古琴音乐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生根开花。
摘要:现代本科艺术设计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师资力量在逐渐趋向完备的同时,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增多,本土文化及传统文化工艺未被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自我实践性能力及审美能力逐渐减弱,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析装饰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提升装饰艺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摘要:自从2022年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 AI正式上线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 GPT后,短短半年多时间,软件迭代后的强大功能就让世界各行各业瞠目结舌,其迅速便捷的文本生成功能搭载图像检索、合成的AI绘画软件进行综合运用后,对以文案策划、艺术设计等创意型产业为主的行业,冲击尤为巨大。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使用的版权合法性受到质疑、使用方式方法尚未得到行业规范的今天,人工智能仍然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创意产业的技术结构以及人员结构。
摘要:广告策划与创意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案例式教学在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中的应用,是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广告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教学尝试。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案例式教学实施的策略分三步走: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评价案例。
摘要:本文从传承岭南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着力寻找岭南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点,以红木礼品作为设计载体,依托广东财经大学校际对外交流礼品设计项目,结合文化创意用品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功能和产品形态设计中的运用规律。全文展示了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方法,课程作业案例分析等内容,以期为"文化创意用品设计"教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特色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艺术设计创意人才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以盘锦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例,践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摘要:当前国内一些艺术设计院校的图形设计课程比较注重图形设计方法训练,缺乏对图形表现的文化性研究,导致学生设计出的图形经不起推敲。本课程以"创意海洋"为主题,以中国传统图案为基础,将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进行契合研究,意义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专业课程之中,探索具有中国韵味的图形设计语言。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