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历史学"
184,00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平面的深邃:民间剪纸与立体主义新论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5年 第2期 142-147+210页
作者:李砚祖 李瀚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院 
文章以中国农民王桂英剪纸艺术中的空间构成与连续性为对象,结合立体主义艺术的平面性本质,阐述当代艺术的内在性及其意义,揭示长期以来被遮蔽的民间艺术、装饰艺术的独特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元素在四川明清建筑木雕上的体现与意义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25年 第1期 99-103页
作者:夏在希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愈加重视,尤其是在京剧艺术与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2006年,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大力推动对京剧的保护与发展,不仅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漫传播下的非遗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南包装》2025年 第1期40卷 184-186页
作者:李秀娟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白银7309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间剪纸艺术面临着传承困难、受众减少等问题。文章探讨了动漫传播作为现代传播手段在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民间剪纸动漫化传播的特点与优势,结合剪纸艺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时期广告的传播形态及民族文化价值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5年 第1期 59-61页
作者:陆姗姗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民国是中国广告的转型期,基于彼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西方广告的冲击,从而对广告的传播形态及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民国时期的广告发轫于中国本土,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显露出多重文化面相。同时,彼时的民族矛盾与独立斗争,也赋予了广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设计:Disegno的历时语义发展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5年 第2期 26-31页
作者:冯莉丝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Disegno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艺术概念,其历时语义在14世纪至17世纪经历了显著变化。文章通过分析老普林尼、琴尼尼、阿尔贝蒂和瓦萨里的理论,发现disegno逐步从简单技艺演变为具有深厚美学和形而上意义的关键术语。随着工业革命和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之叠加与艺术史书写——由法兰西古迹博物馆引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5年 第2期 95-98+210页
作者: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博物馆是现代思想、现代文化的“历史加速器”,正是在物的叠加与“碰撞”中,我们生出了无限丰富的文化联想。这种联想无法用已有的历史经验、历史文本覆盖,且时时含有被引导、被设计的成分。普通观看者往往会对博物馆藏品给出单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遗晋式彩楼的流变与礼俗互动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5年 第2期 148-154页
作者:赵宇耀 张小开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 
探究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式彩楼当下流传的五种形式,结合地方志的记载,归纳出晋式彩楼的特征,试图对晋式彩楼进行溯源研究,并研究其“礼”与“俗”的关系。晋式彩楼追溯到源头应为东汉时期的棚类构筑物,出现在东汉首都洛阳地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林》2025年 第1期 144-150页
作者:冯巢宁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非遗进行保护与传承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也更加青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艺术元素,并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赋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学研究的视域创新:2024中国设计史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创意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14-20页
作者:贡雨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2024年,中国设计史研究稳步推进,体现出日益鲜明的中国立场、学科主体意识和越发广阔的研究视阈。在研究中,出现了“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进的细致拆解、物质文化史与视觉文化史转向、全球设计史视野的拓展等趋势,同时也涌现出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8世纪中后叶荒政背景下扬州园林的发展流变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5年 第2期 127-133页
作者:郭以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18世纪中后叶,扬州园林在水灾的特殊背景下得以繁盛,并形成“水土丰沃”与“清雅幽胜”的显著特色,这一现象未得到充分关注。通过梳理18世纪中后叶扬州水灾及灾后荒政救灾史料,结合图文信息开展关联分析,着重探讨荒政背景下的扬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