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060207"
102,3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18世纪广彩潘趣碗在英国的传播与再造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191-198页
作者:张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18世纪中国广彩潘趣碗成为英国流行的舶来品,甚至发展为重要的日常用瓷。文章以贸易路径为线索,讨论潘趣碗在英国的传播与接受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英国本土化的功能再造,以此窥探海权时代英国对中国风物的认知过程,并揭橥背后大英帝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5年 第3期 95-97页
作者:王仲初天津美术学院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艺术设计逐渐成为连接地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一座桥梁。地域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创作源泉,公共艺术设计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探讨公共艺术设计中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肇庆土特产的文化创意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 第4期9卷 79-83页
作者:韦桂柳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 
土特产是地方特色品牌的核心,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广东省肇庆市拥有独特的端砚、裹蒸粽等土特产,这些土特产体现了当地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特色。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肇庆土特产的传播策略亟须更新和优化。该研究通过文献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见立竹林七贤”研究——兼论竹林七贤图像的日本改造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9-16页
作者:黎晟 王颖青岛大学艺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源于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像传入日本后,演化出带有本土特色的竹林七贤图式,并在18世纪中叶发展出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见立竹林七贤”画题。这一原本用作上层社会社交游戏的图像,此后被新兴市民阶层文化吸收、利用与改造,用于自身文化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大同华严寺辽塑冠饰看北方多民族融合与中华文化认同
收藏 引用
《丝绸》2025年 第2期62卷 101-110页
作者:樊燕妮 李元杰 赵新春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山西大同037000 
大同华严寺辽塑冠饰造型结构独特、纹样组合繁复,不仅蕴含契丹民族政策思想与佛教艺术特色,也内涵北方多民族文化基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图像分析的方法,首先针对华严寺辽塑冠饰的造型与纹样进行多重分析,之后探究其中的多民族元素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杂剧人物服饰考论——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为例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5年 第1期 124-130页
作者:张彬 任佳欣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西壁杂剧壁画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个脚色完备、色彩丰富的杂剧演出画面。杂剧壁画人物服饰的形制风格多样且色彩丰富,其对宋杂剧服饰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壁画中杂剧脚色身份从左到右依次为末泥、副净、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现、表层交流和共享:跨文化遭遇的三个基本模式——北美艺术创作的“中餐馆”母题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5年 第1期 130-145页
作者:李牧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自19世纪末以来,“中餐馆”主题绘画不时出现在美国绘画创作中,构成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重要事件。此类艺术创作的创作动因、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揭示出跨文化遭遇的三个基本模式,即再现、表层交流和基于亲密性的共享(或者部分共享)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战时期乡愁的视觉表征与叙事——兼论“乡愁美术”研究范式的建构
收藏 引用
《美术》2025年 第2期 70-79页
作者:黄宗贤 谭榜眼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抗战的全面爆发改变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轨迹,为现实而艺术成为主流声音。但是,现实并没有完全将艺术规约到一种模式之中。文化艺术界依然在特定的语境中,从实践和理论两种形态,持续着中国艺术现代性的探索与讨论。目前,学界对于这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家的传奇: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忧郁艺术家”形象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5年 第3期 44-55页
作者:孙晓昕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的艺术家形象体现了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们开始追求从“工匠”到“艺术家”的社会地位转变。此时大多数艺术家没有机会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也不擅长写作,他们借以表达内心想法最直接的载体是图像而非文字。因此,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贵州白裤瑶服饰中民族互嵌的形象书写
收藏 引用
《丝绸》2025年 第3期62卷 119-130页
作者:刘宗明 李朝阳 富雅婷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西安710002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贵州白裤瑶服饰受民族互嵌格局影响,表现出活跃的文化变迁征象。为探究白裤瑶服饰中族群互嵌与文化变迁信息,文章采用民族学中的民族互嵌理论,在定量分析白裤瑶与周围民族在空间、生产、信仰互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象征人类学、符号学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