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060207"
102,32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东方与现代:英国18世纪早期中国建筑图鉴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46-54,209,210页
作者:黄炎子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早在威廉·钱伯斯的“权威”中国图册出版之前,英国建筑师威廉·哈夫彭尼于1750年起就已发布了系列中国建筑图鉴。这些图鉴收录了大量的东方装饰母题和建筑样式,为当时欧洲的建筑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图式。作为一种“现代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考古遗址“岩图”探讨中国艺术起源--以柿子滩“岩图”为例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1期27卷 115-123,152页
作者:李倍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对于山西临汾吉县柿子滩遗址发现的“岩图”,学界有不同观点与阐释。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该图“人神”是曲肘双手举杆,表示“立杆测影”,否定了“生殖崇拜”等说法。这个思路无疑是合理的阐释。为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论,图像顶部七个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文互释下唐代“山水之变”的厘析与辨正——兼论吴道子在山水画史中的隐匿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21-27,209页
作者:肖雪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8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厘清唐代画史中“山水”与“山水画”真实意涵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认识吴道子写貌蜀道嘉陵江水对唐代“山水之变”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山水图式从以山为主的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展览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5年 第1期 20-22页
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12024.11.29-2025.3.30。此次展览共分为三大板块,每个板块都紧扣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与生活,展现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艺术追求和成就。第一板块“扫除凡格总难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返夜宴现场——《韩熙载夜宴图》的空间重建与图序重组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79-87,210页
作者:吴东宇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中国香港999077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顾闳中的作品,画卷内容分五段,描绘韩熙载夜宴过程。然而重新审视,各段画面衔接不合理,疑为流传中被裁剪重装,导致顺序错乱。该图具有浓缩时空观念,通过重建夜宴的建筑空间,分析顾闳中窥视位置与视角,重塑时空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比较艺术史的学理逻辑建构——基于比较艺术学学科内涵与特征的思考
收藏 引用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 第2期 70-78页
作者:颜景旺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比较艺术史”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还未得到艺术学界的充分关注。若基于“比较艺术学”的学科逻辑,对“比较艺术史”的学理内涵进行建构,则可以认为:它是自觉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各门类艺术史以及艺术史与外部世界的间性关系的一门学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千锤百炼 余韵流风 记严凤英开山弟子田玉莲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5年 第2期 26-28页
作者:郑少华《中国戏剧》杂志 
田玉莲,1937年出生于安庆,这里是她戏曲人生的起点,也是她艺术事业发展的福地。田玉莲的艺术生涯始自1949年,几乎与新中国黄梅戏的发展齐头并进。深耕黄梅戏表演领域75载,她见证了这一剧种由地方小戏向全国性剧种的华丽蜕变,在黄梅戏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索《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对沉浸式戏剧理念的深度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5年 第2期 38-39页
作者:邱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沉浸式戏剧作为一种具有先锋精神和实验特性的戏剧艺术形式,通过多维度创新理念所打造出的沉浸式场景深得年轻观众群体的喜爱。在全新的表演空间中,戏剧艺术可以与文创产业、旅游产业等领域形成微妙的关联,共同推动戏剧艺术开辟广阔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赵亚坤: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传统纺织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设计》2025年 第2期38卷 60-69页
作者:李杰(采访) 李叶(采访) 赵亚坤(受访/图)不详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非遗工艺面临传承困境,许多技艺因缺乏年轻传承人和现代化应用而逐渐衰落。但是,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精湛工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因此赵亚坤希望通过构建非遗共享平台,加强传统纺织工艺与现代时尚产业的融合,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福建渔女服饰元素在数字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收藏 引用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 第2期43卷 157-160,168页
作者:戚彧 史蕾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现通过解析福建渔女服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现特征,以融合福建渔女服饰元素的数字文创产品设计为切入点,对福建渔女服饰元素进行提取与转换,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将传统服饰元素以创新性的方式融入数字文创产品中,以及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的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