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统计学类"
15,114 条 记 录,以下是4951-4960 订阅
视图:
排序:
穿越千年,我们相见
收藏 引用
《中国报道》2021年 第8期 32-34,V0038-V0041页
作者:王哲中国报道杂志社 
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古蜀文明的代表以文明使者的角色,推动着中日韩三国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三星堆青铜神树与中国神话中的‘扶桑’以及古时日本被称为‘扶桑’是什么关系啊,好神奇!”“这么大的青铜器能有这么高的艺术造诣,很难理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尼日利亚流失文物回归之路
收藏 引用
《世界知识》2021年 第17期 66-67页
作者:谢天屹不详 
在尼日利亚埃多州的贝宁城,一座崭新的博物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座由尼日利亚政府、贝宁王室与当地社区、大英博物馆等欧洲文博机构合作建设的埃多西非艺术博物馆紧邻贝宁古王宫遗址,其将被用来存放流失海外的尼日利亚文物,预计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海Ⅰ号出水金项链观摩记
收藏 引用
《美成在久》2020年 第4期 46-49页
作者: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四时花信,展尽黄金缕”,目前考古发现的两宋时期金银器遗存颇为丰富,为何南海Ⅰ号沉船中的金项链独受专家青睐?它也许来自遥远的西亚地区,亦或是东南亚匠人所制作。读物相知,作者为我们带来了独到的认知,揭示了12世纪亚洲贸易圈中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卡若遗址生命的厚土
收藏 引用
《西藏旅游》2021年 第11期 20-27页
大地母亲的花蜜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罗布林卡的东南角,坐落着西藏博物馆,这是西藏地区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厅主要分为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民俗文化四个部分。西藏博物馆内精品文物众多,其中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建筑工程技术技艺融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住宅设施》2020年 第8期 14-16页
作者:王炼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在本土建筑与文化持续健康发展背景下,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不完善。本文通过阐述古建筑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当前国内高职类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犍陀罗艺术初说法图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18年 第4期 16-24页
作者:李雯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以初说法为题材的造像在犍陀罗艺术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初说法为主题的犍陀罗雕刻作品梳理,根据造型样式与组合配置分为象征物雕刻的"初说法"造像与常见的佛陀形象的"初说法"造像,并对后者的构图要素如法轮、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收藏 引用
《美成在久》2017年 第1期 86-97页
作者:曹宏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欧美探险家、学者等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的考察活动,以及日本探险家、学者在中国的考古、探险甚至盗掘活动频繁,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尘封多年的世界,更深深刺激了国人的民族情感。随着二十世纪初殷墟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千年世家的见证 跨越时光的翟氏家窟
收藏 引用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 第9期 58-65页
作者:李思达不详 
在9个世纪的漫长时光中,位于莫高窟南区崖壁二层的第220窟不过是诸多洞窟中平平无奇的一座。毕竟任谁来看,密布于220窟的干佛图像一目了然,都是西夏常见风格,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之处。到20世纪中叶,一切发生了改变。1944夏,当时的国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库基哈尔——帕拉造像艺术的珍贵宝藏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19年 第7期 89-94页
作者:刘钊不详 
1930年,印度比哈尔邦玛格达南部地区的一个小村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有村民从荒土堆上挖取古代遗留的红砖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古代金铜造像的窖藏,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一共清理出了226件金属造像,尺寸从几厘米到150多厘米不等。这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河南会馆的建筑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1990年 第1期 97-101页
作者:尤志远 
会馆,旧时亦称“公所”,作为一种联络同乡、同行,并为之服务的封建团体或机构,“会馆”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早在汉代,京师已出现外地同郡人的邸舍。南宋时,杭州已有外郡人为同乡谋公益的组织团体,作为一种建筑形式,会馆建筑在我国古代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