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学科分类号=081301"
14,672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收藏 引用
《当代农机》2025年 第1期 65-66页
作者:魏天文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指出了水文地质问题成为阻碍各种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岩土工程项目均处于水文地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深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对于保障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介绍了水文地质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诺利”地图的建筑空间生成教学研究
收藏 引用
《设计》2025年 第2期38卷 111-115页
作者:桂汪洋 林文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诺利”地图作为较早利用图底关系阐释城市空间形态的方法,对空间组织及建筑设计教育影响深远,近年来愈发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协调建筑内外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建筑设计与教学的难点。本文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引入“诺利”地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情感化理论的地铁站空间适老化设计——以徐州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25年 第4期22卷 43-46,51页
作者:余博 丁昶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在地铁出行中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地铁站空间适老化设计对提升老年人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情感化理论出发,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构建老年人在乘坐地铁过程中的流程与痛点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学应用BIM技术切实提高政府投资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收藏 引用
《中国商界》2025年 第3期 113-115页
作者:韩金芳滨州市滨城区审计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指在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模拟、数据管理、信息共享等技术手段,以模型为核心,实现建筑设计、工程施工、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当前,政府投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BIM技术的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管理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民公交》2025年 第4期 165-167页
作者:宋现宝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轨道交通项目也开始利用BIM优化设计与施工过程。本文探讨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设计、施工和全过程管理中的优势。整体来看,BIM技术优化了成本、时间和质量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艺交融——谈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收藏 引用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 第2期29卷 43-47页
作者:徐洪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结构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当代建筑结构设计已经突破了传统概念上的“结构支撑”,越来越重视结构形态的表现性,结构表现成为建筑创作中形态构思的重要方法。结构表现着重发掘建筑结构中的艺术因素,寻找结构和艺术的结合点,变抽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探讨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5年 第1期 005-008页
作者:李可茂广西昇龙工程勘察设计检测有限公司广西河池547000 
水文地质问题源于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经济性的影响。水文地质学即地下水的分布、流动规律及与地质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对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地下水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杂地质条件下土木工程建设的挑战与应对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5年 第1期 048-051页
作者:黄明广广西大通建设监理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本文针对岩土不稳定性、地下水渗透及不均匀地质层对施工的主要影响,系统探讨了有效应对的设计优化和技术手段。重点研究了防渗基础设计、分层加固、方案比选及动态监测等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错觉语言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和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城市)》2014年 第8期 38-39页
作者:郭肖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视错觉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空间创意表现手法,通过合理运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人们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并营造出与种不同的艺术设计效果,由于它的表现手法复杂多样,也就为实现不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BIM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职业教育发展》2025年 第2期14卷 53-58页
作者:潘梁 富春伟 蓝美珍 谢宏阳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浙江 丽水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融合发展的高素养技能人才。五育融合在BIM课程思政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通过首先阐述五育融合的内涵与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