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阶段性成果"
9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知识人形象”与知识分子写作的流变——以《你在高原》《应物兄》《北流》的知识分子写作为例
收藏 引用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5年 第1期 100-106页
作者:梅兰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21世纪以来的三部长篇小说《你在高原》(2010)、《应物兄》(2018)、《北流》(2022)表明,知识分子写作不仅代表了当代文学的思想高度,而且其思考及艺术特点也显露出某种流变。与同时代小说比较,这三部长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高度自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剧场中的新物质:作为“电影身体”的实时影像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5年 第1期 71-76,77-83页
作者:苏杭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实时影像引入剧场,让“电影身体”不再只是一个现象学理论概念。在“新物质主义”哲学思潮和“场景学转向”的视域下,“电影身体”在剧场中所产生的联觉与共觉效应,远比其所承担的文化符号意义重要得多;“电影身体”与演员身体的物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世纪以来艺术电影创作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5年 第2期 18-26页
作者:孙晖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质量显著提高,电影题材类型多元发展,艺术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丰硕成果。本文聚焦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电影的创作发展和美学特征,从主要创作者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角度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针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主流电影的青年文化意义与奇观影像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5年 第2期 27-33页
作者:章文哲 廖思毓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新主流电影概念的形成与争论折射出中国电影在努力融合电影形态“三分法”的进程中,积极吸收并整合国内外先进电影艺术、文化、技术、制度和产业等成果的进取姿态。新主流电影内涵的青年文化在历时上折射出时代的差异与进步,在共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AIGC技术主导的电影创作模式发展探究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5年 第2期 48-53页
作者:刘绍龙 段佳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随着AIGC技术在电影创作领域的应用,其创作模式正逐步发生转变,本文基于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视野,探讨了AIGC技术如何推动电影创作模式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首先,文章从创作工具的角度,分析了AIGC辅助影视创作工具与传统数字化工具的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AIGC技术驱动下纪录片创作的变革与挑战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5年 第2期 40-47页
作者:王廷轩 曲奕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AIGC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为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纪录片的生产进行多维度渗透。本文系统地分析了AIGC技术在纪录片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纪录片艺术形态的深刻影响,通过剖析AI技术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三种介入机制:生成、还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创新与监管动态平衡的规制设计——基于监管沙盒视角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2025年 第1期 76-87页
作者:张红 岳洋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5 
人工智能创新的竞争,实际是人工智能监管的竞争。监管沙盒因其能平衡两者间的动态关系而备受各国青睐。作为一种试验监管方式,人工智能监管沙盒是回应治理、激励监管和合作规制主义等理论的实践表达。我国应尝试构建人工智能监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生态素养呈现研究
收藏 引用
《外语学刊》2025年 第1期 57-63页
作者:李润怡 张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本研究以7册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和生态话语分析方法,探究教材生态素养呈现及其话语表征。研究发现:教材中生态行为素养和生态知识素养的内容较多,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情感素养的内容较少。各生态素养内容又有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崛起时代:2024年中国游戏艺术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25年 第1期 54-68页
作者:何威 范笑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024年是中国游戏在全球崛起的标志年份。得益于其在艺术上的进步与创新,中国游戏在国内国际都取得了亮眼的市场成绩。中国游戏作品的视觉设计水平不断提升,风格上持续创新,除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展现了现代民俗与生活风貌中的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实主义、诗风格与生命主题——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生命叙事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5年 第3期 229-232页
作者:张燕 陶诗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涌现出一批儿童题材电影,描绘了儿童真实的社会境遇、家庭成长与生命体验,并在现实关注基础上,上升至对精神世界的观照,呈现出生命叙事的鲜明特征,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认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生命叙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