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上海市一流学科项目"
443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法律分析——兼论环境知情权实现途径的完善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3期13卷 42-48页
作者:张璐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拓宽了公众获得相关环境信息的途径,对于政府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的水平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在获取环境信息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是实现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方式,符合我国当前环境法律调整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顾客需求驱动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块选配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年 第1期22卷 55-61页
作者:耿秀丽 徐士东 叶春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为以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产品服务系统方案规划,提出了顾客需求驱动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块选配方法。采用质量功能展开将顾客需求及重要度转化为产品服务系统方案模块属性及其重要度。采用三角模糊数处理不确定性的质量功能展开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宪法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定位反思
收藏 引用
《法学》2013年 第1期 3-12页
作者:顾功耘华东政法大学 
长期以来,宪法法律在治国理政的行为规范体系中的定位模糊不清,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我国的宪法法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的,她集中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我们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瓶颈Steiner树问题的降阶分支限界算法
收藏 引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年 第5期35卷 1124-1127页
作者:宁爱兵 刘艳芳 支志兵 杨晓芳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瓶颈Steiner树问题是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是个NP难题,在生物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电路设计以及计算机网络布局等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研究瓶颈Steiner树的数学性质,这些数学性质不仅可以判断某些点和边定在某个最优瓶颈St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erfect Code问题的加权分治算法
收藏 引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年 第3期35卷 594-596页
作者:王英磊 宁爱兵 支志兵 杨晓芳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加权分治技术是算法设计和分析中的种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处理对象设置不同的权值来更加精确的描述分支子问题规模的大小,其目的是得到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更好的精确算法.Perfect Code问题是典型的NP难题,基于分支降阶技术为其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序列事件语篇看“了_1”的隐现规律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2014年 第2期 134-148,192页
作者:朱庆祥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本文基于序列事件语篇来分析"了1"的隐现规律,序列事件语篇要求完整体小句倾向传达[+完结有界]特征,在该语篇功能制约的前提下,在序列事件完整体小句中,如果可以出现在"了1"前的补语类型出现,小句倾向于不出现体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删除顶点生成二分图问题的精确算法
收藏 引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年 第9期35卷 2122-2125页
作者:支志兵 宁爱兵 熊小华 王永斐 陈吉珍 杨晓芳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上海201209 
分支降阶是目前广泛用于设计精确算法求解NP-Hard问题的技术之,该技术主要通过快速降阶、分支及递归求解原问题及其子问题.为了降低分支降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方面可以增加降阶规则、改变算法的设计思想;另方面可以运用更精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广义最大熵的具有模糊输入输出的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收藏 引用
《模糊系统与数学》2020年 第3期34卷 34-47页
作者:刘晓庆 陆秋君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上海200093 
模糊回归是在模糊系统中建立因变量与组自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以评估模糊自变量如何影响模糊响应变量的过程。当系统中出现小样本或者非列满秩设计矩阵时,模糊最小二乘法可能得出偏误估计。本文基于文献[13]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创作中的现代审美意识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6年 第1期37卷 110-113页
作者:计敏上海戏剧学院 
戏曲新编剧目的现代审美意识,主要在内容主题、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宏大叙事转向了对个体的观照,力求揭橥历史事件背后,人的各种存在状态及其体验;而在舞台形式的构建上,也试图以更贴近现代人心理的叙事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角”观念及其对当代汉学研究的潜在影响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2015年 第5期 63-73页
作者:郭西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在汉学及其后设研究中,中外学者都爱用"视角"词来指称其研究定位乃至解决进路的思考,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视角"这隐喻源起的复杂性和演变史,更少人关注到"视角"观念在当代汉学研究中的潜在运作,亦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