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通识教育中科学教育的价值及课程模式研究""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多元化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哈佛大学新通识教育改革省思
收藏 引用
《高教探索》2018年 第5期 62-68页
作者:李会春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继2007年通识教育大改革之后,哈佛大学于2016年提出了个全新的课程实施方案。新方案形成了个"4+3+1"的课程结构框架,以兼顾几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在新方案中,哈佛大学并举"明智生活的艺术""受过良好教育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识教育的知识类型、生产和传授机制
收藏 引用
《高教探索》2017年 第8期 43-48页
作者:李会春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通识教育的知识论问题不仅是个认识论问题,更关系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乃至通识教育在高教领域的合法性。借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类型概念,梳理了通识教育领域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知识生产和传授机制,并特别关注了实践智慧对于通识教育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未来的课程设计:奥尔堡大学PBL课程模式教育理念探析
收藏 引用
《重庆高教研究2018年 第3期6卷 117-127页
作者:李会春 杜翔云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33 奥尔堡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PBL研究中心 卡塔尔大学教育学院 
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国际高等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丹麦奥尔堡大学的PBL模式独具特色。奥尔堡大学把培养方案分为课程项目作业两部分,其教育理念以PBL为基本特征,遵循问题中心、项目组织、真实性、社会性学习、跨学科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世纪美国流高校科学通识教育的改革特征和启示
收藏 引用
《高教学刊》2020年 第26期6卷 37-40页
作者:李会春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33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流高校对其科学通识教育体系进行了巨大改革。主要特征是:其科学通识课程模式不断多元化,从重视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不断推进教改以提升通识教育品质,并尝试以并行列式设计以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