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基金"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X射线荧光光谱结合BP神经网络对护手霜塑料包装瓶的分类研究
收藏 引用
实验与分析》2025年 第1期3卷 15-22页
作者:李冬怡 李春宇 姜红 赵雪珺 满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北京100038 北京汇正卓越科技有限公司司法鉴定中心北京102446 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200072 北京华仪宏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23 
针对护手霜塑料包装物证溯源需求,文章设计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结合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通过XRF技术对52个护手霜包装样品进行无损检测,并对所得光谱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利用K-means聚类进行分类,借助Elbow原则和Silhouette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关键点的快速红外目标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20年 第23期40卷 130-138页
作者:苗壮 张湧 陈瑞敏 李伟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049 
针对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检测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点的快速红外目标检测方法。以目标中心作为目标检测关键点,首先设计了轻量化的特征提取网络,之后结合红外目标较小的特点,利用不同层次特征的空间信息和语义信息设计了相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探测器非理想性的红外偏振成像系统作用距离分析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23年 第6期42卷 876-884页
作者:谭畅 王世勇 高思莉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为实现传统红外成像系统与红外偏振成像系统探测能力的比较,基于系统的最小可分辨温差和最小可分辨偏振度差,分别建立了二者的作用距离模型,讨论了非理想探测器的参数对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并设计了相应实验,验证了建立模型的可靠性,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改进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海面场景红外偏振成像仿真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22年 第6期51卷 243-252页
作者:谭畅 王世勇 高思莉 陈丽 陈玮琳 裘莉娅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为解决传统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计算复杂、渲染实时性差的问题,基于微平面理论,提出一种更快速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并完成全链路的成像仿真。依据P-M海浪谱生成海面,设计了适用于偏振仿真的三维数据存储结构,讨论了探测器接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SNR海天线提取算法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 第12期42卷 3491-3495页
作者:刘士建 吴滢跃 蔡能斌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针对海天线SNR低且有一定倾角难于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海天线提取算法。在预处理阶段,利用Laplacian模板对海面的波纹进行增强,然后使用顺序滤波与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增加海面波纹的面积与灰度,预处理后增大了海面与天空的灰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短波红外-可见光人脸图像翻译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20年 第5期40卷 69-78页
作者:胡麟苗 张湧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提出一种用于短波红外人脸图像与可见光人脸图像翻译的改进CycleGAN框架。基于CycleGAN框架,新增了损失函数计算通路并设计了新损失函数。建立数据集并通过实验调整模型参数,改进模型在人脸图像上的翻译效果,有效克服光谱特性不同带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双重对抗自编码网络的红外目标建模方法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20年 第11期40卷 91-98页
作者:苗壮 张湧 李伟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目标建模方法。将对抗与自编码相结合,设计了双重对抗自编码网络。利用训练后的网络,仅需输入类别标签和满足一定分布的随机变量即可生成相应类别的红外目标图像。在自建红外数据集上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内容特征提取的短波红外-可见光人脸识别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21年 第1期29卷 160-171页
作者:胡麟苗 张湧 楼晨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为了实现短波红外-可见光人脸图像的跨模态识别,提出了基于内容特征提取的短波红外-可见光人脸识别框架。首先建立了短波红外-可见光人脸图像数据集,对图像翻译框架DRIT进行改进,更为准确地获取图像的内容特征并得到更好的翻译结果;接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像移补偿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半导体光电》2018年 第1期39卷 95-99,104页
作者:陈超帅 王世勇 李范鸣 石永彪 黄飞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针对面阵凝视器件运用到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中出现的图像拖尾问题,分析了造成像移的原因。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关系,推导出周视搜索过程中的像面位置方程和像移速度方程,通过对周视搜索过程中扫描像移的建模分析,指出了补偿后的剩余像移量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变倍比大相对孔径连续变焦红外光学系统研制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年 第1期38卷 55-60,90页
作者:于洋 周潘伟 潘兆鑫 蹇毅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提出了一种新型连续变焦结构形式,在现有经典四组元机械补偿变焦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独立的变倍组,利用二个变倍组级联的方式获得超大变倍比,并推导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制冷型中波探测器,研制了一套大变倍比大相对孔径连续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