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考察希腊造型艺术形成与“突破”中的“他者”因素,确切地说,主要是考察埃及艺术与希腊艺术相互关系。文章包括八个方面内容,分别是:一、早期希腊人的造型艺术;二、希腊之侧“他者”即埃及的造型艺术;三、独立或独特视角: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四、“东方化”进程:希腊造型艺术“突破”的基础;五、绘画与雕塑:从抽象到具象、从象征到写实;六、绘画与雕塑:法则意识的确立;七、建筑:神庙与柱式等形式和风格;八、简短的归结。文章认为,评价或比较埃及与希腊艺术,不应当仅看两者的区别或差异,更不是用后者否定前者;而应当也看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即前者对后者的哺育和启迪。正是埃及艺术引领希腊艺术走出象征,走向写实,走出抽象,走向具象,这无疑对后来希腊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埃及也教会了希腊人,造型艺术有一定的法则可依,有一定的比例可度。这就是说,在希腊一侧有一个非常好的“他者”,即贡布里希所说的“师傅”或“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的造型艺术范式或样本。这个造型艺术范式或样本绝不应当仅仅从埃及自身来认识或理解,而一定应当从对另一侧的“他者”也就是希腊施加影响来理解。并且,这一影响是持续不断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希腊或西方艺术的“突破”其实从埃及就已经开始,不妨将其视作是一个埃及—希腊“突破”的连续性结构,即埃及与希腊应当看作是一个“突破”的整体。
摘要:《嘤鸣集》是刘再生先生第三本文集。"嘤鸣"之语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文集以此而名,意在表达"与人以文相交,你来我往"之声,比喻朋友同气相求。因此,以文说人,以文论乐,以文会友,实为该文集核心所在。
摘要:在尼采看来,人从本质上讲就是权力意志,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其追求权力的意志支配。他批判传统哲学中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强调真理只不过是对人有用的虚构,并由此认为在科学、艺术、宗教和道德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区别。尼采的真理观与诠释学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诠释学思想既有语言性的一面,也有前语言性的一面;既有非理性和主观性的一面,也有理性和客观性的一面;更接近于一种实然诠释学,而非应然诠释学。伽达默尔和德里达把尼采思想当成对主观主义的神化,瓦蒂莫认为尼采的诠释学思想在本质上是虚无主义的,这些评价需要得到更进一步的澄清或纠偏。
摘要:《三乐章交响曲》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有大量的复调段落,体现了复调技术对其创作的重要影响。同时,他对于这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也充分展现了他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理念及强烈的个人风格。
摘要:列昂·普兰廷加的《浪漫音乐》是一部19世纪西方音乐断代史力作,文章从音乐历史哲学的角度对此书的脉络构架、视角方法、著述风格进行评述。作者认为,此书总体显示出三方面的良好平衡:聚焦与发散的平衡(以形式风格主线牵引历史全景扫描)、客观与主观的平衡(以中立性口吻承载个性化判断)、历史与审美的平衡(以语境脉络勾勒艺术洞见)。并由此证明风格史与叙事史这两种传统的治史思路和撰史方式在当今的学术生态中依然拥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摘要:磁场均匀性是磁共振系统的重要参数,提高磁场均匀性有助于磁共振时域信号的检测和磁共振频域信号分辨率的改善.基于有源匀场连续电流密度分布的思想,采用目标场点法和流函数结合的方法设计匀场线圈,即由毕奥-萨伐尔定律确定磁场分布与电流密度的关系,约束线圈半径和设置约束点后,根据目标场分布逆向求解线圈平面的电流密度分布,再用流函数将电流密度分布离散化处理,得到匀场线圈的绕线位置分布.根据电磁仿真计算结果制作包含一阶与二阶匀场线圈应用于磁共振分析仪,实验验证表明该匀场线圈能有效地改善永磁体核磁共振系统磁场的均匀性.
摘要:有关上海开埠后西洋音乐活动的研究已渐呈显学之势,但目前的研究,在关注时段、涵盖面、聚焦点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和偏差。文章就目前所见的相关中西文文献及中外研究成果来探讨上海开埠后租界外侨间的音乐活动,所涵盖的时段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依次讨论的话题为:上海租界早期外侨社团演剧活动中的音乐、来沪造访的各国军舰及当地驻军的音乐活动、外来专业音乐家在上海举办的音乐会以及外来歌剧团带来的剧目。
摘要:徐中玉作为一代文艺理论研究大家,取得了众多首创性成就。而其文艺理论的成功研究方法,是其取得高度成就的重要基础。徐中玉在改革开放初期和前期,使用的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对近四十年改开时期兴起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高潮,起了示范和推动作用。我国改开以来40年的文艺理论研究和美学发展的风雨历程,经历了老三论、新三论等昙花一现的方法论热潮,也经历了持久不息地顶礼膜拜西方研究方法的模仿思潮。
摘要:目的对比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lasermelting,SLM)和电子束熔化(electronbeammelting,EBM)制作的上颌全VI义齿钛合金基托的适合性和微观结构差异,为三维打印的口腔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标准上颌无牙颌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使用SLM、EBM设备三维打印钛合金基托各10个,即SLM组和EBM组;以传统手工铸造的上颌全口义齿钛合金基托lO个(铸造组)作为对照。将每个基托从前至后分成3个区段:尖牙远中区、第一磨牙中央区和边缘封闭区。体视显微镜测量并记录基托与石膏模型的间隙,以间隙量作为评估适合性的指标。用扫描电镜观察3组钛合金试件微观结构。结果铸造组尖牙远中区、第一磨牙中央区和边缘封闭区的间隙量为(99.4±17.0)、(98.2±26.1)、(99.6±16.1)μm;SLM组为(99.4±22.8)、(83.1±19.3)、(103.3±13.8)μm;EBM组为(248.3±70.3)、(279.1±71.9)、(189.1±31.6)μm。对于相同测量区域,SLM组与铸造组间隙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EBM组与SLM组、铸造组间隙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铸造组钛合金基托表面光滑均匀,仍有一部分铸造缺陷。SLM组钛合金基托表面光滑均匀,少有烧结缺陷。EBM组钛合金基托表面粗糙,条索状分布,存在明显的烧结缺陷。结论SLM制作的上颌全口义齿钛合金基托在形态、适合性、微观结构方面均可达到临床要求,可进一步进行临床应用研究;且相比于传统铸造方法,其在微观结构方面更具优势。而EBM钛合金基托的适合性和微观结构仍有所欠缺,尚待改进。
摘要:目的:检测一种三维打印聚碳酸酯咬合板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细胞毒性,尝试利用该材料三维打印咬合板.方法:分别检测三维打印聚碳酸酯材料(PC-plus)和常规制作咬合板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显微硬度、吸水值和溶水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经PC-plus浸提液培养后,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三维打印技术使用PC-plus制作咬合板.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维打印PC-plus的挠曲强度值为89.4~109.8MPa,挠曲弹性模量值为1939.4~2470.9 GPa,显微硬度值为15.6~24.7MPa,吸水值为2.43~11.42 μg/mm^3,溶水值为0.11~0.30 μg/mm^***材料的挠曲强度值为75.2~88.4 MPa,挠曲弹性模量值为1349.2~2470.2 GPa,显微硬度值为17.5~35.3 MPa,吸水值为12.80~16.16 μg/mm^3,溶水值为4.74~7.44μg/mm^3.三维打印PC-plus组与PMMA基托树脂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期细胞贴壁生长良好,细胞形态正常,各实验组的毒性评级为0~1级.通过数字化设计和制作,成功制成咬合板.结论:三维打印聚碳酸酯材料的机械性能好,无明显细胞毒性,具备口内应用的生物安全基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