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首次在隧道抗震设计中考虑地震同震位移场,通过搜集历史地震破裂信息估计工程区地震位错,采用"分裂节点法"获得隧道周边的同震位移场,并联合拟静力隧道抗震设计方法,成功应用于某公路隧道。研究表明:基于同震位移的隧道抗震设计方法能够为我们估算未来可能的地震灾害提供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当地层自振周期和基岩反应谱未知,可以利用同震位移场估算远场剪应变开展隧道拟静力抗震设计;例如对于云南某隧道,如果龙陵—澜沧断裂带发生地震,隧道南北两端强制位移约为6 cm。如果龙陵—瑞丽断裂发生地震,由于强制位移导致隧道南北部分出现反向运动,将会对隧道中部产生剪切作用,且隧道出现明显的横向和垂向差异运动。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将增量总和调制技术应用在数字输出传感器信号检测电路中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加法器、前置放大器、环路滤波器、模拟/数字转换ADC芯片、DAC芯片和反馈放大器构建二阶12比特过采样增量总和调制反馈环,实现对温度变化等传感器信号的检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传递函数推导,分析和研究了该设计方案对ADC量化噪声以及前置放大器的非理想特性的抑制作用,说明该方案能够降低电路的本底噪声,获得比增量总和调制反馈环内ADC和DAC高得多的分辨力等.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直接将被测的模拟量转化为高质量的数字信号输出,在数字输出传感器信号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对当前各地震分析会商系统、异常识别方法、综合分析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总结了各软件系统在运行模式效率、资源利用、更新方式、规范性、智能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新要求,提出了地震分析会商系统未来顶层设计方案:首先,通过"云-网-端"三位一体化方式建立"专家交互分析"和"智能自动分析"相互兼容的发展模式;然后,对该模式从总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技术路线2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可行性分析;最后,对系统建设注意事项展开讨论。
摘要:广东阳江小孔径地震监测台阵于2008年开始立项,2013年完成建设,2014年1月正式运行;台阵由规则圆圈排列的10个井下型子台组成,分别为圆心点1个子台,内圈平均半径为766 m,圈上均匀分布3个子台,外圈平均半径为1551m,圈上均匀分布6个子台,井下仪器海拔基本控制在-60 m的同一平面上。本文简单介绍阳江台阵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重点描述了台阵的基础建设、技术系统、直角坐标位置、井下仪器类型等科技信息成果,以及井下仪器水平向方位角校正处理工作,最后总结了阳江台阵的创新亮点和先进技术,并展望下一步研究工作。
摘要:为解决天然地震事件性质辨识依赖人工检测、自动化程度不高且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中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信息论中的排列熵、近似熵及香农熵等特征参数,建立Entropy-LSSVM地震波形特征提取与事件性质辨识模型。基于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云南漾濞地震事件及人工爆破干扰事件等共计500条波形数据,设计多个不同训练比例与测试比例的随机抽取子实验,采用准确率、召回率、特效度、精确度、F-measure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熵特征对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事件波形的区分效果明显,且结合熵特征的LS-SVM模型整体性能优于QDA、LDA、朴素贝叶斯、决策树、LogitBoost及RobustBoost等方法,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为3∶2的辨识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9.00%和96.97%,即使训练集只有50条的辨识准确率也可达98%以上,这对天然地震事件的有效甄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摘要:地震燃气开关主要针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动切断燃气电磁阀,降低二次次生灾害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防震减灾实际意义。文章设计一款基于振动自动唤醒的地震燃气开关,用于破坏性地震作用下燃气管道的紧急处置。设备采用低功耗芯片ADuCM3029,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小振动情况下自动唤醒并通过传感器进行振动数据采集及识别,振动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切断燃气阀开关,利用MQTT通信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至MQTT服务器云端,通过订阅的方式由本地服务器获取数据。
摘要:SS-Y型伸缩仪在我国地震洞体形变监测台网中已安装使用多年.对地球固体潮观测而言,仪器观测资料精度高且长期稳定性较好,但从地震预测的观测需求来看,SS-Y型伸缩仪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高频信息缺失、抗干扰能力较弱、存在格值误差、自校验能力较差等.对伸缩仪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超宽频带短基线伸缩仪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后续新仪器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