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项基金"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神龙一号”电子束时间分辨能谱测量新方案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 第3期22卷 639-641页
作者:廖树清 张开志 石金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介绍了"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电子束时间分辨能谱测量新方案——用螺线管磁场旋转束流法测量其出口电子束能谱,阐述了旋转束流法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案设计,并且讨论了测量误差。此方案所测能谱为时间分辨离散型束流能谱,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脉冲离子束作用下靶面次级电子的抑制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 第9期24卷 2198-2202页
作者:杨振 彭宇飞 龙继东 蓝朝晖 董攀 石金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论述了离子束作用下固体表面次级电子产生的机制,介绍了特种真空器件中次级电子抑制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了脉冲离子束作用下靶面次级电子抑制的自偏势法和曲面靶法等设计思路,并在实验上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自偏势电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楔环连接结构参数化有限元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2005年 第2期27卷 191-195页
作者:黄鹏 莫军 徐兵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利用APDL语言对ANSY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楔环连接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为提高该连接结构的强度,文中以楔环尺寸及环腔倒角为设计变量,以结构最大应力比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梯度法进行求解,优化后的结果表明,拉伸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CTF机载高光谱相机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15年 第7期44卷 139-143页
作者:汪伟 沈志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针对无人机载设备结构及重量受限的特点,基于液晶可调谐滤光器件,设计了一种用于无人机载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系统拥有46个通道,工作光谱范围为可见光到近红外(0.45~0.9μm),光谱分辨率10nm,焦距81.25mm,相对孔径1/2.5,全视场角1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钝化层结构对氚辐伏电池转换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 第7期49卷 1338-1344页
作者:雷轶松 杨玉青 刘业兵 李昊 王关全 罗顺忠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在辐射伏特效应同位素电池(辐伏电池)中,器件的辐伏转化性能不仅受限于换能器件所用的半导体材料、结构或加载放射源的种类,还受换能器件表面钝化层结构的影响。为在氚化钛源加载的平面单晶硅PN结辐伏电池(氚辐伏电池)中得到最佳的钝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40 GHz多束折叠波导行波管仿真分析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 第4期24卷 989-992页
作者:张芳 董志伟 董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94 
借鉴Khanh Nguyen提出的多束折叠波导行波管结构,设计出了可以有效抑制自激振荡的140GHz多束折叠波导行波管。利用PIC软件对双束微折叠波导行波管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单束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行波管采用多束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7-二硝亚胺基-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结构与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 第7期34卷 1685-1690页
作者:金兴辉 胡炳成 贾欢庆 吕春绪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3,7-二硝亚胺基-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全优化,并计算得到其红外(IR)光谱;通过键级分析获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固体聚合物电解池分离氚的理论分析
收藏 引用
《科技通报》2009年 第5期25卷 541-545页
作者:谢波 胡睿 刘云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绵阳621900 
水电解是氢同位素分离的一种有效方式,固体聚合物电解池(SPE)因具有高电流密度、低液体滞留等特点而备受青睐。为了完成SPE氚分离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建造,本文针对由氢和不同阴极材料组成的SPE,在其分离氚的机理上,对水与二元氢化物之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态锂铅合金的氢释放行为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2008年 第2期22卷 237-239,247页
作者:谢波 杨通在 刘云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绵阳621900 
为了完成聚变堆液态锂铅包层鼓泡提氚系统的工程设计,根据金属与氢的作用理论,采取氢替代、模拟氚的方法,对在不同温度、氢分压、氦流量操作条件下,氢从液态锂铅中的动力学释放行为建立了数学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型五坐标图像测量系统自动调焦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2010年 第11期38卷 4-6页
作者:费致根 郭俊杰 王金栋 李勇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所陕西西安710049 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学院测控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02 
为了满足微型、复杂形状工件的高精度测量要求,设计开发了一台微型五坐标图像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多方位非接触测量。而自动调焦技术作为图像测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调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图像质量与测量精度,为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